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人生感悟ABC》亲子教育
原生家庭——人人都有责了解的真相

原生家庭——人人都有责了解的真相

作者: 小飞侠喵 | 来源:发表于2019-08-05 16:14 被阅读3次
生命中的光

找原因不等于归责,归责不等于归罪。
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但很多人却并不能理解。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原生家庭”这个概念也在近两年里火了起来。根据精神分析的相关理论,人的很多行为都可以由婴幼儿时期相关的心理发展状况来解释。而对婴幼儿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自然是父母,以及由父母亲作为主导的家庭环境和氛围,即“原生家庭”。

认识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无疑是我们进一步认识自己的一条道路。但,一些对精神分析理解不够透彻的心理学家,或者是一知半解的专家、大V们,却常常只说一半而不提另一半,导致人们对“从原生家庭寻找原因”有很深的误解。
比如,一部分人群停留在“我的问题都是父母和原生家庭所造成的”而无法向前。
也因此,社会上出现了一种看法,即“原生家庭论”对于个人成长并无甚用处,甚至还有害——它成为了人们逃避自身无能的工具——将自己的失败甩锅个父母,多简单呀,但“然并卵”。

但这并非事实。

如同一支铅笔可以用来写字,也可以用来作为伤人的利器,理论本身是无所谓有用无用的,关键在于理解理论的人。

1- 从原生家庭中找原因,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自己

“在一个人产生自我观察之前,他的性格命运100%是由过去的经历塑造的。”
很多人在无意识地重复痛苦而无法解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ta并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何而痛苦。

看起来,ta是玻璃心,太敏感,所以常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无心的话,一个毫无恶意的眼神而觉得自己受了伤害,甚至因此而全盘否定自己——我一定很糟糕吧,才会让人这么不喜欢。
但这均可能并非是事实。
当别人的话语和眼神,只是被ta误读为“嫌弃”时,真相是,ta自己有“被嫌弃”的需要。要知道,一切外在,都是我们内在成像的投射。
而玻璃心、太敏感,貌似是ta受伤害的原因,但其实这是一个结果,一个现实——真正的原因,在于是什么造成了ta的玻璃心。而这,极可能是因为小时候被父母否定太多而导致的自尊不足。

也许你会说, 人的天生气质本不同,可能ta就天生玻璃心啊。
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天生玻璃心确实存在,但是父母是可以通过全然的关注、更加积极的回应来帮助孩子建立强大而坚固的自尊,改变ta的玻璃心的。
要知道,“因材施教”才是教育的唯一万能法则。对于家长来说,可能教育方法都是一样的,但对于不同的孩子,他们对同一种教育方法的感受却是千差万别。
而孩子的感受,才是塑造“ta是谁”的最重要原因。

所以,当我们探究自己为何是现在这个模样时,原生家庭是逃不开的一扇门。
当然,这扇门不是全部原因。但确是重要原因之一。

2-从原生家庭中找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寻求解决之道

原生家庭论被人诟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其只能说明“为什么”,而无法提供“怎么做”。因此,看起来像是在甩锅、或是归责。

但这并非事实。

就好像一个人生了病,ta可以在不知病因的情况下対征吃几副药就好,也可以到医院先做个全面的检查确定病因,然后再对症治疗。
前者可能很快好转,但复发的可能性更大。后者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都会更多,但却更可能“治本”。而且因为详细了解了病因,在往后的日子里,ta会更有针对性地关注自己的身体,获得更为强健的体魄。

而原生家庭,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各种问题做全面体检中的一个重要项目。
这个项目,能让我们清楚,这些问题不是天生就存在的,而是来而有因的。我们不必因为问题的存在而全面否定自己,因为,有些问题,并非我们的错。

李雪说,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① 重复过去的关系模式 ② 重复过去的防御模式。
即:“无意识的重复”。

而我们对原生家庭影响之剖析,就是要“看到”这股无意识,进而才能够产生觉知,直到最终破除这份重复,创造出属于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比如,一个活在他人的评价体系中、总是条件反射性地以他人是否满意作为自己做选择的依据的人,因为无法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和情绪而觉得自己很糟糕。如果ta通过觉察了解到,这其实是因为小时候总是被妈妈情感勒索而发展出来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将对妈妈的那份“讨好”延伸到了与他人的交往中,ta便有了真正改变的可能。
因为ta知道,“需要讨好”只是妈妈的剧情,是妈妈将内心的需求投射给了ta,而年幼无力的ta要更好地生存下去,只能被迫认同了妈妈的投射并配合妈妈以满足她的需求。
而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长大的ta是有权利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也有能力捍卫自己的需求的。

3-从原生家庭中找原因,是为了切断家族命运的轮回

家庭教育,是具有遗传性的。如同家族的精神细胞,若无觉察,则会代代相传。

优秀的基因代代相传是件幸事,遗憾的是,精神并没有“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它只会全盘传递。
而且,精神的遗传还具有一定的蒙蔽性——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相似性,我们除了以“和父母一样的方式”之外,还可能以“和父母完全相反方式”来反向认同父母(遗传父母的教养方式)。
因此,具有鉴别“优”与“劣”,并发展出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而唯有了解我们是如何从原生家庭中受到影响而成为我们自己,才能够发展出这种能力。

这不仅仅是我们个人成长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家族命运从此处开始改变的重要节点。

一个总是为了家庭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女孩,当意识到这是家族“重男轻女”意识下自己对父母索爱的方式,她会开始思考这种模式是否合理,又是否一定能够得到父母的回应?而为了讨好父母而忽视自己小家庭的做法,对自己的丈夫及儿女是否公平?而她对于自己被家庭盘剥而产生的痛苦,也会促使她在养育子女时更能有意识地做到性别平等,甚至可能会给予女儿更多的爱,以避免女儿重复自己的人生痛苦。


所以,当我们期望从原生家庭中寻找人生痛苦的原因,或者真相时,并非为了“归罪”,甚至不是“归责”,而仅仅是,想知道“为什么”。

人是寻找原因的动物。这是写在基因里的倾向。

若只关注于解决当下的问题,并为了目标而奋斗,也许最终也能达成心愿。但,其过程中耗费的心力、重复的路程,很可能大于有了觉察之后的前进。

而我们分析原生家庭,其实也是提升内省力的重要途径。
看到了,才能够发自内心地感恩于原生家庭带来的“福”,并将其代代相传;
看到了,才能够真正化解成长过程中由父母和家庭带来的“痛”,也才能更好地臣服与接纳。

唯有臣服于无法改变的过去,接纳不够完美的父母与自己,方能更好地面对未知但充满可能性的未来。

相关文章

  • 原生家庭——人人都有责了解的真相

    找原因不等于归责,归责不等于归罪。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但很多人却并不能理解。 随着心理学知识的普及,“原生家庭”这个...

  • 人人都有原生家庭的问题

    我有一个师姐,年少得志负有盛名,顺利通过北大提前招生考试,却因为与渣男恋爱高考发挥失常去了一所北京普通一本。之后师...

  • 《巨婴国》---共生

    我一直觉得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如果你原生家庭健康美好还好一点。如果原生家庭……中国的原生家庭,多多少少都有一些问题...

  • “原生家庭”重新认识自己-1

    转载黄博士的《人人都需要了解的“原生家庭影响力”》再次整理出黄博士有关原生家庭的更多经典内容,祝愿家人们在新的一年...

  • 原生家庭的真相

    原生家庭,这个不想聊又常常绕不过的问题。当最后化老师说到真相时,我的内心是海啸一般的波涛汹涌,把仅有的一些建设都拍...

  • 原生家庭的真相

    让我来告诉你“原生家庭”的真相。 一朵玫瑰花的种子与一株芥菜的种子都有一个共同成长的过程——它们都有在阴冷、潮湿、...

  • 原生家庭的真相

    你的所有感受都是有道理的,尤其是那些灰暗的感受。 内心充满痛苦的人,只要能发现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们的痛苦就会减...

  • 了解原生家庭

    【门艳#20230107第584天,共716天】 解决了家的问题就解决了世界的问题; 要探讨原生家庭而非声讨,父母...

  • 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

    我们是不能把自己的弱点,全部推责给那个无法改变的原生家庭,但不可否认的是,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 偶然间和...

  • 谈谈最近很火的“原生家庭的问题”

    原生家庭的问题这个词,可是给很多人带来了福音。仿佛从此以后自己的一切问题都有了解释,都可以归罪于原生家庭从而获得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生家庭——人人都有责了解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ypd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