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要求孩子停止去行动时,孩子的反应。
寻求过度关注:孩子会停下来一会儿,但通常不久就重新开始原来的行为,或能够引起你的关注的其他行为。
寻求权力:孩子继续其不良行为,并且可能对你的要求进行言语顶撞,或者消极抵抗。这通常会升级为你和孩子之间的权力之争。
报复:孩子以一些破坏性的行为或伤害你的话来反击你。这常常会升级为你和孩子之间的报复循环。
自暴自弃:孩子往往很消极,希望你快点放弃努力,别再打扰他。有时候,这样的孩子会把这种感觉“以行动表达出来”(或许会成为经常在班上闹笑话的人)来掩盖他们在学业上的不胜任感。
这些线索能帮助我们“解码”,让我们知道孩子的行为真正想要说的是什么。即使我们知道了这些线索,事情仍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个做出不良行为的孩子时,我们太容别以愤怒和沮丧的第二反应来回应(这很正常),而不是停下来想一想:这孩子到底想要告诉我什么呢?
在“正面管教研讨班”上,我们有一个名为“蛮荒世界”的体验活动,这是根据约翰·泰勒@《心连心》中的一项活动改编而成的。在这项活动中,一些成年人站在椅子上,另一些成年人扮演孩子的角色,仰脸望着他们说:“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想有所归属。”我们要求“成人”假设这些“孩子”行为不当,并以惩罚性的、让人泄气的话来回答,比如“别再打扰我了,你没看见我正忙着嘛?你为什么就不能像你哥哥那样呢?你怎么就这么自私呢?你干嘛不去收拾你的屋子或做你的作业去?我得说多少遍啊?”
之后,我们会问扮演“成年人”和“孩子”的每个人当时的感受,当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以及做了什么决定。这是一种情感体验。我们一般不会让人体验这种经历,除非没有其他办法能更有效地帮助成年人看到、听到和体验到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直接反应--而不是“解码”并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所造成的即时影响和长期的影响。
在此之后,我们会问:“你从这个活动中学到了什么?”小组成员都认为自己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收获,就是理解了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是在说:“我是一个孩子,我只是想有所归属。”当我们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错误观念和目的时,我们只是对孩子的行为作出反应,而没有对其行为背后的观念作出反应。
一旦大人真正懂得了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有效的方法。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 孩子,他们就会乐意去想办法鼓励孩子。鼓励是改变孩子行为最有效的方法。
重复一下:一个受到鼓舞的孩子不需要行为不当。这是父母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 和老师们最难以理解的一个概念。我们太习惯于用惩罚,说教以 及其他形式的责难、羞辱和痛苦来促使孩子做得更好了。
最近,我接到一位好朋友的电话。她的情绪非常低落,她在养育自己的十一个孩子的过程中始终相信,激励孩子们做得更好的方法就是当孩子做了错事或做得不够好时,就要先羞辱他们。她现在正在设法消除几个孩子的自卑感和对她的强烈不满。鼓励并不像很多人相信的那样,是对不良行为的奖励。不是的。鼓励会消除孩子对不良行为的需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