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
走近宋词 吴文英《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走近宋词 吴文英《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作者: hl夜雨潇湘 | 来源:发表于2022-06-21 22:29 被阅读0次

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吴文英(宋)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注释:

浣溪沙: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名,后用为词调。一作“纱”。 有杂言、齐言二体。

铜花:铜镜。比喻水波清澈如镜。古代铜镜刻有花纹,故称铜花。

纤钩:新月影,如钩,弯细的月影,约农历初二、三时的月亮。

水花:荷花。

春休:春天结束。

赏析:

      吴文英一生布衣,多居于苏、杭、越三地,晚年客居越州。

上片: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湖面就象一面铜花菱镜,谁将它遗忘在冷夜里,弯弯的月亮就象美人垂下的纤细的钓钩。首二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水平如镜,月影似钩,生动地体现了秋夜的清冷,静寂,次句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力,想象一位美人正在湖边垂钓,虚实交融,意境唯美。

    “月明池阁夜来秋。”月光静静地洒落在池阁上,秋风阵阵,分外清冷。词人以秋风的冷,反衬出心境的凄凉。

下片: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作者回想与故人话别时的情景,如双燕话归,清晓却各自分别。水中的莲花艳红渐退,似乎春已尽。“话归”与“晓别”,“红减”与“春休”,相互对照、映衬,聚散匆匆,美好难以长久。作者融情于景,将心中对故人的思念,对美好事物终难永驻的惆怅,只化作一声长叹。

      “西风梧井叶先愁。”秋风萧瑟,井边的梧桐树落叶纷纷,一叶落而知秋已至,那空中飘飞的,已不是落叶,而是词人心中淡淡的愁绪。

      此词情景交融,想象丰富,意境清奇,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怀念之情,情深意长。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近宋词 吴文英《浣溪沙·波面铜花冷不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bkv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