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写一篇你听过的一个红色故事,并写出你的感悟和收获。
平凡造就伟大——两弹元勋邓稼先
我从小接触的文章和红色故事里,感人至深的很多。《金色的鱼钩》《丰碑》等讲述了红军长征时期的艰难困苦;《飞夺泸定桥》《草帽计》等讲述了革命斗争的悲惨壮烈;《老山界》及《半条被子》等故事则讲述了红军与百姓的军民鱼水情......每每读到这些切实而具体的历史故事、历史人物,感叹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之余,我往往潸然泪下。
但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里,还有这么一类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国家强大、人民幸福献出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在自己活着的年纪大都不为人所知晓,死后却在人们心里成为永恒。而他们的代表之一便是——两弹元勋邓稼先。
邓稼先1924年出生在安徽省怀宁县,在北平上了小学和中学后,于1945年自昆明西南联大毕业。1948年到1950年赴美国普渡大学读理论物理,获博士学位后乘船回国。1958年8月奉命带领几十个大学毕业生开始研究原子弹制造地理论。他本可以安心留在美国,不必回到这个当时一穷二白的国家来赴这趟无名无利,还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浑水,但他的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的危险。
邓稼先获普渡大学博士学位从什么都没有到完成核试验需要巨大的胆识火热勇气,常常也伴随着极大的危险。1979年一次核试验,空投时氢弹的降落伞未能打开,从高空直接摔到了地上,一百多名防化兵到出事地点去寻找弹头。邓稼先二号赵敬璞连防化服都顾不上穿好,就从100多公里外的观测点坐车直接冲进场地;在第二天找到弹头位置后,他们乘车进入爆心。邓稼先深知碎裂核弹的核辐射将达到怎样可怕的剂量,但他顾不上个人安危,把司机和赵敬璞留在吉普车上,自己到弹坑前仔细检查了弹体,直到确定是降落伞包而不是核弹本身的问题才松了一口气。事故发生后,在场考察的领导、技术干部、解放军战士、司机均被安排到各地接受治疗,但邓稼先却没有进行充分的疗养治疗。几天后,他回到北京,在307医院做了体检,他的尿检指标高得可怕,医生们觉得没办法再做进一步检查。许鹿希提出立即住院或到康复机构疗养,邓稼先却以工作太忙没时间为由拒绝。许鹿希急得大吵,他还开玩笑说,不上班就没工资。1982年,邓稼先做了核武器研究院院长后,一次下井突然有一个信号测不到了,大家十分焦虑,人们劝他回去,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邓稼先(左),赵敬璞(右)1986年4月,在完成了第二次切除直肠癌的手术后,邓稼先依然记挂着工作,和于敏联合签署了一份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武器发展的建议书,用自己余下的光和热指引着中国核事业前行的道路。
杨振宁在后来为邓稼先写的传记《邓稼先》的末尾处写道:“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
邓稼先与杨振宁的合照(此时他的嘴角还留有血迹))我想,邓老这样默默无闻,为中国、为广大人民的事业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是千千万万的,正如钱三强所说:“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绝不是那个人的功劳,更不是我钱三强一个人的功劳,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无数广大人民的牺牲,才换来了一场又一场为大大的胜利。我认为,在呼吁传承红色经典,讲好中国故事的今天,在讲故事,讲好故事的同时,我们更应认识到,所有故事的背后都是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个体,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平凡又伟大的人。
或许,每当那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激励我前行的时候,我才真正体会到那蕴藏在故事当中的精神内核。我想,当我们更多地了解并且认识到越来越多动人的故事——不仅是书里的、传记中的,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生活中的——的时候,我们便能更加坚定心中所爱,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拥抱明天而更加笃定地前行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