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想法心理
四十之惑:如何和父母道别?

四十之惑:如何和父母道别?

作者: cherry萝卜 | 来源:发表于2023-03-27 22:52 被阅读0次

如果说孩子给我们带来的是对未知的渴望,那么父母给我们带来的就是对已知的惆怅。我人生中最大的幸运就是遇见了我的父母。他们对我的包容,对我的支持,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关心,对我满满的爱,是我这一辈子最无以复加的财富。

但是回首过往,可能我最对不起的也是我的父母。并不是说,我有怎样的大逆不道。只是他们给予的,他们付出的,永远都比我能给予的能付出的,多太多、太多、太多。。。。。。

如果时间可以回转,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告诉过去那个曾经怀疑父母的自己是多么的愚蠢。

幸好他们还都健在,比一些父母已经离去的儿女,我还是那个幸运儿中的幸运儿。

是,我也真的很难想象未来有一天。当父母离我远去,我要以一个什么样的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

无法想象。那个时候的我,能不能接受这个现实。

我觉得像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我有一个慈爱、包容、善良、豁达的母亲和一个威严、健谈、智慧、大方、坚毅的父亲。在母亲身上,我学会了如何去看待生活的风起云涌,浮尘变化。在父亲身上,我学会了不计较的付出和坚韧的勇气。

在过去的岁月里,无论我做的对与错,无论我对他们的态度如何,无论我遍体鳞伤还是志得意满,最后的最后,他们都是我坚实的后盾。

如果有一天他们离我远去,我可能就像湖中的浮萍,少了根;无依无靠的风筝,断了线;路边的野草,失了魂。巨大的悲痛、遗憾、失落席卷我,然而对于未来这不得不发生的道别,我能做得微乎其微。

我非常珍惜现在有父母的日子,和他们的相处每天让我的心灵得到滋润。并不是永远融洽和谐,偶尔争执,偶尔吵架,就像菜肴里的味道一样,甜来解腻,鲜来去咸,回过头来也是一种乐趣,人生的烟火气。

有父母在,也总有一种笃定,感受到你的人生中永远有一把伞,为你挡风遮雨。

四年前,目送母亲推进手术室的那一瞬间,我终于感受到,原来死亡离我们如此之近。我还没有好好的表达什么,她可能下一秒,就会不在我的身边。如今她人健在,我感谢上苍,庆幸她能陪伴我的每一天。

现在还是无法想象他们离开我的那一天,自身的死亡仅是自己跟这个尘缘的了断,顺其自然。对于深爱之人的死亡,而自己仍立于世,无奈凄凉。

只能说,在这一点上,我没法四十不惑,只能不断告诫自己,要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更好一点,更更好一点,更更更更更。。。。。。好一点~~

如有来生,仍望做你们的儿女~!

爱你们~感恩有你们~

合掌

相关文章

  • 2018-05-21

    四十之惑系列之二——父母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每个人都有...

  • 四十之惑

    除了修改了二篇旧文,这两个星期没有动笔写下新的文字。半边脑袋带半边脖子实在是炸裂般疼得厉害。几年前的失眠魔鬼好似又...

  • 四十之惑

    乡下的夜很黑,不远处,时而传来火车路过的“咔嚓咔嚓”的声音,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们要去向何方。 已经好几...

  • 四十之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这段话,大家耳熟能详,意思是三十立志,到了四十就应...

  • 四十,情之惑

    作者:路人戍 老赵 今天是40岁最后一天,老赵下午坐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发呆。都说四十不惑,但其实知道的事儿越多,困惑...

  • 近四十之惑

    四十不惑,这是论语中对孔子或者说君子不同年龄阶段应该达到境界的一种论断。而每个阶段都是下一个阶段的基础,十有五而志...

  • 父母之惑:为啥“同班、同师”孩子成绩相差甚远?根源何在?如何解决

    父母之惑:为啥“同班、同师”孩子成绩相差甚远?根源何在?如何解决? 六一儿童节——道塔•田园泥土香教育 告父母书 ...

  • 2018-05-15

    四十之惑系列之一——生死 “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 四十之惑--观《男人四十》

    不惑之年重看《男人四十》,惊觉那缓缓流动的画面之下,深不可测的水流。 故事叙述得缓慢而滞重,一点点跳跃的画面,一点...

  • 2018-06-07

    四十之惑之五——亲情 中国人向来重视亲情,比如春节后的“走亲戚”,小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之惑:如何和父母道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ctd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