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都是为你好”
作者:空花
“每一个问题性质不一样,所以就需要不同的面对方式,也需要调动我性格里某一种品质,这个品质,我或者有,或者没有,需要开拓才会出现。”
——安德烈
很多时候,问题的解决是需要一种契机,或者说是一种灵感,就像写作时的灵光乍现,就是这样一个时刻,一个独一无二的时刻。而伴随问题而来的烦恼便是,这个时刻,我们要么错过,要么是还未遇见,就已急切潦草地将问题解决掉了,于是问题、和问题的解决就都只能成为心里的滥觞。
很幸运的是,我身在这样一个时刻,那段时间我沉浸在《狗十三》难以名状的悲伤里无法自拔,但也是那段时间《亲爱的安德烈》闯入我的视野。
我感觉,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方式,让一个问题在我的心里悄然寻到了答案。
《狗十三》|“都是为你好”“什么是爱?”
好的爱各有各的幸福,坏的爱却总伴随着一句难以反驳的话——“都是为你好”。
显然,《狗十三》也没能逃开这个定律,父亲通过训斥的口吻强迫女儿李玩改报她不感兴趣的英语组,为阻止李玩执着于找一只狗扰乱家庭正常生活而施以暴力,逼迫李玩接受大人们为她编织的假爱因斯坦的谎言,在饭局上为增进虚伪的人际关系而要求身为未成年人的李玩敬酒……种种之中,他说,长大后你就明白了,都是为你好;种种之后,他以泪洗面,自认不是一个好爸爸。
多么真实的中国式教育的套路,所有的谩骂、责怪、暴力、控制,都以一句“为你好”开头,以一句“对不起”作尾,而其中的过程,往往被忽略不计,美其名曰“成长”,实则是一种被迫的“妥协”。
在我们往日所见的青春主题文化作品中,主角多以叛逆、反抗的“革命形象”来面对传统中国式教育所固有的溃伤,仿佛是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意图促使当代青年亲手去缔造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可是他们通用的烂大街剧情(诸如打架、怀孕等),恰恰与这种理念的缔造背道而驰,甚至将当代青年的教育观念引向另一种误区。这是文化的现状,也是青春的悲哀,而更悲哀的是,文化,本身就与教育难舍难分,前者企图救赎后者,却将后者推向了更深的深渊。
《狗十三》,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用它普世、真实的角色形象和故事剧情赢得影迷的心,也换来了遭禁的五年坎坷岁月。而宏观来看,我们的青春电影,也终于放弃了一回乌托邦式的手法,不再沉迷于一种超现实的、不合国情的“意淫”状态,真实再现中国式教育“是什么”。尽管《狗十三》已算得上是中国青春电影的上品,但得寸进尺地说,我觉得这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为什么”,更需要“怎么做”。
而在《亲爱的爱德烈》中,我看到一位上世纪70年代、受过非中国传统思想教育、有过非中国传统生活经历的台湾作家,亦是一位母亲在教育上的先见之明,我认为,在她的文字之间,我们可见如何突破传统中国式教育的一些端倪。
成年人所在自己的惯性思维里,有掌握订立游戏规则的权利,所以他太容易自以为是了。
——《亲爱的爱德烈》
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似乎明白了中国式教育的“为什么”。
思维是在成长中逐渐养成的,可是“成长”二字,向来只用在孩童和青年身上,那么,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人就停止成长,是不是在某个时间点人就养成了思维呢?忙碌,世故,似乎会吞噬掉一个人,会让他们自以为在一个十几来岁的孩童面前是多么高大,会让他们拿着自己那点可怜的经历对另一个人的人生指手画脚,这是成年人的通病,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劣根性根植于一种宝贵的传统美德:“仁爱孝悌”。我们不能否认,我们的文化,本身就给了成年人更多说话的空间和权利。
其实,这本身没有什么错,一个生我养我的人,要管我,是权利,亦是义务,可这“管”,在现实中往往就变了味道。
《狗十三》|“都是为你好”李玩的父亲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身为一个父亲,他知道不能让还是未成年的女儿喝酒,可是在饭局上的他,主动让李玩给其他叔叔们敬酒,这一刻,他将自己视为什么?又将李玩视作什么?如果说前一种情况是“管”,那么后一种情况难道是“放纵”?非也。两种情况下,她父亲都以父亲的名义让她做了自己不喜欢的事情,这是一种给予爱时的附赠品,叫控制。
依稀记得在贴吧看到一个亲身经历过戒网瘾电击疗法的网友对其父母和主治医师的控诉,如今的他已年过三十,他不敢追求心爱的姑娘,每月微薄的工资也在父母的要求下尽数上交,他对父母言听计从,甚至卑躬屈膝,因为他生怕一如当初,他的言辞使父母产生一丁点不悦,就被送往治疗中心继续接受治疗。
他的父母也这样对他说:“都是为你好”。
以爱之名,摆布人生,你不是爱他,你只是希望他按照你编写的剧本演绎一生,你要么是将他复制成你,要么是让他变成你曾想成为却没有成为的样子。
可是,你是否想过,他才是他人生的编剧,他也有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和想要活出的人生,某种程度上,你,剥夺了他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
问我,瞭我,但是不要“判”我。
——安德烈
安德烈说出的,是每一个孩子的心声。面对孩子的行为,父母总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妄下结论,然后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却很少问问孩子为什么那么做,也很少向孩子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一切一切的“为什么”,都用这句无法反驳的话来作答:“都是为你好”。
你或许要问我,甚至批判我了:你敢说父母不是为孩子好吗?
我的意思是,我相信父母是真心想为孩子好,我也相信他们的爱,只是他们爱的方式错了,爱不是控制,爱不是摆布,爱不是复制人生,爱不是自私的保护,爱是什么?
《狗十三》|“都是为你好”《亲爱的安德烈》中,龙应台在一封信中提到的故事让我记忆深刻。
安德烈的弟弟菲力普有一天回见后气鼓鼓的,龙应台询问后得知,菲力普将ipod带到学校去,课间在楼道听起来。一个老师将他的ipod没收了,并交给年级主任扣留两星期。
我设想这种情景下,传统的中国父母大概会斥责道:“你怎么可以把ipod带到学校去呢?没有上课就可以玩吗?被没收了活该!”
而龙应台这样说道:“先不要生气,你先弄清楚学校的规定黑纸白字是怎么写的?如果规定的是‘在学校范围内不许携带’那你就没话说了。”菲力普立刻翻出校规,条文写的果然是不许学校范围内携带,他瞬间服气了。
爱,首先是以理服人。
龙应台没有因为与孩子产生矛盾的是他的老师、年级主任而果断下结论是他错了,她以言行给孩子传递了一种尊重“规则”而非尊重“权利”的价值观。
可在以理服人的同时,她也没有将道理说得天花乱坠,俨然成一个不懂世故之人。
她在信中也这样思考:“你将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属,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做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爱,其次是告诉孩子“是什么”、“为什么”,至于“怎么做”,请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你可以告诉他,你曾经历的美好和世界的背面,面对那些情景时你做出了怎样的抉择,以及为什么那样抉择,而不是命令你的孩子遇到同样的情况时必须做出和你一样或相反的选择。就像龙应台所说,“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理”,你教给他非变通的死道理,面对世事变迁的大千世界,他守着你铺设的独木桥,究竟能走多久呢?
爱,最重要的是,是一颗放得下、输得起的心。
有个朋友总是这样告诉我:“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你要对得起自己。”因为这句话,我便一直将其视为挚友,我能感受到,她打骨子里透着一股独立的气质,在传统的中国式教育下长大成人的我们,可以如她一般者,实在难能可贵。
《狗十三》|“都是为你好”而在龙应台的信中,我读到一句相似的话,亦实为震撼:“你十八岁了,那么自己为自己负责吧。”
爱,最常见是小心翼翼的握紧,最难得是坦然大气的放下,殊不知一个孩子身上很多的悲剧都来自于一只不肯放开又握不太紧的手。你是引路人,是摆渡者,当他在你的谆谆教诲下寻到自己的方向时,就请你让他一往无前的去走吧。
如果你担心他输,就想想《狗十三》结尾李玩的弟弟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的场景,也认真思考龙应台的这段话:
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
文章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侵权必究。
— 完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