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接下来的几个章节,我保持安静。反射弧已经拉成直线,难觅曲线的激情。让故事缓缓落下帷幕,不慌不忙,历史就在那里,谁来都是自己。
王昌龄《从军行》(其五)
胡瓶落膊色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弛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
真正的战斗:
魏特琳日记中的“一些人”,就是指当时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担任机要秘书的黄浚,以及相关的日本间谍成员。1937年8月27日,南京《中央日报》刊登了这样一条报道:
本警备司令部及警察厅连日破获汉奸机关,捕获汉奸多名,经审讯属实,于昨晨提出赴雨花台执行枪决。当时观者如堵,对此辈罔知国家民族利害,自甘叛国之徒,莫不切齿痛恨,交相称快。兹录警备司令部布告如次:
......
黄浚,年四十七岁,闽侯人,受敌方收买,将其职务内所管理之秘件,作为情报供给敌人。敌某回国后,旋又与敌指定之专人,继续活动。
黄晟,年二十六岁,黄浚之子,受父指使,利用身份,探听机密消息,向地方出卖。
......
以上各汉奸,于就刑时,均战栗恐惧,面无人色……在此全面抗战之非常时期,对此丧心病狂之徒,严加制裁,殊足大快人心,更可唤起全体民众对汉奸间谍之同仇敌忾,而一致参加铲除敌人内线之工作。
历史有关黄浚如何出卖情报的细节被披露的少之又少,只因南京很快沦陷,许多资料均已焚毁不得而查,坊间传言又不足为信。二两从词条上找到了一些信息,整理如下:
1、淞沪战前某天,约20多艘日本军舰和商船,突然全部冲过江阴江面向长江下游疾驶。
2、日本侨民突然全部停止一切活动,随日本商船匆忙下撤。
3、国民政府决定派海军封锁江阴要塞江面计划流产。
4、蒋介石准备前往上海亲自督战,决定搭乘中立国——英国驻华大使许阁森的轿车前往,但次日因故取消。随后路途中,专车即遭到两架日本军用飞机的轮番追逐轰炸。
5、1937年9月4日,两名嫌疑分子混进军校刺杀蒋介石,最终计划未得逞,无奈乘车逃跑。警察核对进出车牌发现,两名间谍逃走时所乘坐的轿车是行政院机要秘书黄浚的车。
6、蒋介石怒不可遏,他严令尽快挖出隐藏在内部的汉奸团伙,除恶务尽。负责锄奸的是国民党"特警二队"。
我和夏洛克恍然大悟未动一下,不料,武士又握紧了刀鞘,该拔刀了吗?如何才能免遭刃剐,这比选择威士忌和苏打水要严肃的多!
如何脱身——
“华生,(第4条)说英国是中立国,对吗?”
“起码在这里是,怎么了?”
“我从自家马车上摘的英国小旗子——”
“我的老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