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作者: 古诗新读 | 来源:发表于2021-06-08 08:50 被阅读0次

江边柳

唐·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赏析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这首诗也没有脱离离情的旧旨,但构思新颖,想象奇特而又切合情景。    

诗的一、二句,寥寥几笔,绘出了一幅美丽的古堤春柳图。古堤两旁,垂柳成行,晴光照耀,通体苍翠,蓊蓊郁郁,袅袅婷婷,远远望去,恰似一缕缕烟霞在飘舞。“袅袅”、“青青”,连用两个叠字,一写江边柳的轻柔婀娜之态,一写其葱茏苍翠的颜色,洗炼而鲜明。前人多以“翠柳如烟”、“杨柳含烟”、“含烟惹雾”等来形容柳的轻盈和春的秾丽,这里径直用“一树烟”来称呼柳树,想象奇特,造语新颖。只此三字,便勾出了柳条婆娑袅娜之状,烘托出春光的绮丽明媚,并为下面写离情作了反衬。 

三、四两句直接写离情。咏柳惜别,诗人们一般都从折枝相赠上着想,如“伤见路旁杨柳春,一重折尽一重新。今年还折去年处,不送去年离别人”(施肩吾《折杨柳》);“曾栽杨柳江南岸,一别江南两度春。遥忆青青江岸上,不知攀折是何人”(白居易《忆江柳》)等等。雍裕之却不屑作这种别人用过的诗句,而从折枝上翻出新意。“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诗人笔下的女主人公不仅没有折柳赠别,倒希望柳丝绵绵不断,以便把情人的船儿系住,永不分离。这一方面是想得奇,说出了别人没有说过的语句,把惜别这种抽象的感情表现得十分具体、深刻而不一般化;同时,这种想象又是很自然的,切合江边柳这一特定情景。大江中,船只来往如梭;堤岸上,烟柳丝丝弄碧;柳荫下画船待发,枝枝柔条正拂在那行舟上。景以情合,情因景生,此时此刻,萌发出“系郎船”的天真幻想,合情合理,自然可信。这里没有一个“别”字“愁”字,但痴情到要用柳条儿系住郎船,则离愁之重,别恨之深,已经不言而喻了。这里也没有一个“江”字、“柳”字,而江边柳“远映征帆近拂堤”(温庭筠《杨柳枝》)的独特形象,也是鲜明如画。至此,“古堤边”三字才有了着落,全诗也浑然一体了。  

中唐戴叔伦写过一首《堤上柳》:“垂柳万条丝,春来织别离。行人攀折处,是妾断肠时。”由“丝”而联想到“织”,颇为新颖,但后两句却未能由此加以生发,而落入了窠臼;它没有写出堤上柳与别处柳的不同之处,如果把题目换成路边柳、楼头柳也一样适用。其原因在于诗人的描写,脱离了彼时彼地的特定情境。两相比较,雍裕之的这首《江边柳》匠心独运、高出一筹。

相关文章

  •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江边柳 唐·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赏析 古人常借咏柳以赋别,这首诗也没有脱离...

  • 江边柳

    唐 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 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 留取系郎船。 在岸边长长的堤坝上,站着一名身着白衣...

  • 江边柳(唐)雍裕之

    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 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春天,村子旁的江边一座古老的河堤上,一些石头已经破碎了,...

  • 七绝·偶记

    噩梦频频潜入至,缘因脑海系杂丝。 力争撞破千层茧,留取星辰自在辉。

  • 南乡子   欧阳炯

    洞口谁家木兰船 系木兰花红袖女 郎相引去游南浦 笑倚春风相对语 洞口谁家? 木兰船系木兰花, 红袖女郎相引去, 游...

  • 幽灵姑娘

    姑娘白天睡船舱,晚上船头把歌杨, 日出她睡船也睡,日落她醒船漂泊。 孤船随水四处流,姑娘甲板盼郎归, 夜夜盼郎郎不...

  • 留取

    如若有人陪我走下去该多好

  • 38《庐山恋》

    空幻書郎 一丝银绢系峰腰 溪水浪花涧边流 寒冻冰封穿崖顶 白雾纵横深谷中 提足移步云梯上 抬首红曰数丈间 空幻書郎...

  • 浣溪沙 姜夔

    浣溪沙 姜夔 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 杨柳夜寒犹自舞,鸳鸯风急不成眠,些儿闲事莫萦牵。

  • 每日诗话—正月廿四

    宋姜夔《浣溪沙·辛亥正月二十四日,发合肥》:钗燕笼云晚不忺。拟将裙带系郎船。别离滋味又今年。杨柳夜寒犹自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jd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