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程度:五星!
图片来自豆瓣听闻作者李辛有一年多了,去年有同事给办公室每个人买了一本他的《儿童健康讲记》,我一看标题:儿童??作者还是中医??就基本没翻开过,即使同事说:这本书对成年人也有帮助…但那时大概是缘分未到,于是把这本书无缘的书给了我妈。今年的某一天,在辉友的朋友圈看到她推荐这本书,就果断下单了,看了两页就不能自拔,而且决定过年回家再把给我妈的那本书要回来。
封面上的话就很吸引我:“学中医,要把我们的感受打开,在生活中去体会。”和我这一年的自我探索体验很相符。翻开后东西,这本书非常的融会贯通,里面蕴含着满满的东方文化、哲学、心理、人体的学问,我读了两三页就要给跪了。而且作者可以把这么大融合的学问讲的既通俗易懂,又能在美感中透出从容。
“只有你变成豹子,才能了解豹子。中医也会,传统文化也好,要了解它,你必须变成其中的一部分”
这本书我看前半部分时感觉更爽,后面更具体的经络、针灸、草药等,没有什么体验,只能稍微领会精神。不过看有小伙伴推荐医保可以报销的中医院和针灸堂,想去试试,可能体验体验再回来读,会有新的理解。
学了能省钱的人体无形层面
中医经常说“神”,“气”,“形”。人体的变化,通常从神到气,再到形。神和气都是无形的,却是影响有形层面的根基。
“现在西医学研究和实践的领域,主要是在物质的、有形的层面,而中医主要是在无形的层面。无形层面中,再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精神——信息层面(神),一个是能量层面(气)。”
中医不讲究“治病”,讲究“养生”。如果在形体层面已经有症状出现了,那可能神和气已经在更早受到影响了。很多疾病,有肉体层面症状,但是根本原因可能是神或者气出了问题。黄帝内经中讲,形与神俱,就是身体和精神都是健康完整的。
无形层面听起来很邪乎,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体会。比如心情怎样,开不开心,烦不烦躁,就是神的反映;一个人是有气无力的,还是底气满满的,这个无形能量层面的东西,就是气的反映。或者我们在不同的地点和不同的人相聚,会体会到有不同的氛围,这种不同的能量场,我理解也是不同的气。
另外,关于“神”,想起前几天看到张老师一个微博,特别逗,但其实也是有点相通的。
55.《经典中医启蒙》201912对于神-气-形有了更多的了解和体会后,竟然还可以省钱。比如这几天在电梯里看着云南白药面膜的广告,有些心动,之前用过,感觉挺不错的。不过这次我的心动了一下后,完全没有想行动,因为现在会觉得,作用在这么表皮这么末梢的东西,其实没办法有多少用,最重要的,还是养护自己的神和气,对于我来说,能做的事就是早睡、心情舒畅。这样一来,也省下了面膜和花样很多的溢价很高的护肤品的钱。
下面这段关于“合适”的话,和Julie在Fortune School校友下午茶里说的Fitness不谋而合。Fitness翻译为健康,其词源Fit是合适的意思。什么是健康?从中医的角度讲,适合自己的就是健康的。
“真正重要的是尽可能地去找让自己安心和舒服的状态。健康人也是这样,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方,与合适的人,以合适的方式,做合适的事,这个就是养生。”
下面那段话,就是妥妥的无限游戏啊,是生命与天地的无限游戏。中医还讲究让自己的“神”自己去修复身体,那么什么时候是“神”开始工作的时候呢?就是睡觉的时候。(可能徐文兵的播客听多了,开始启动自问自答体)
“病呢,只要把它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要让它破坏荡秋千的节奏就可以了。只要秋千能够一直荡下去,生命的节律自然会把病带好。”
天人合一
我之前觉得要晚上几点前睡觉这件事特别不可理解,我觉得睡够多少小时就可以了呗,几点睡有什么区别?晚点睡就当我生活在尼泊尔时区。
后来实践啪啪打脸:现在比以前更不能熬夜了,更能体会到睡眠不好很明显没精力,变化一下睡眠时间,发现我早一小时睡,睡的时间一样,睡眠质量明显更高。这只是我个人体验哈,不是说谁都要早睡的意思,适合自己,自己舒服就好。
一次又一次的感叹,自己是多么无知。这种无知并不是不知道我自己早睡可以睡的更好,而是对于不怎么了解的东西,持一种讽刺的态度,好像这样可以显示自己多厉害一样。想到有人问学霸猫,为什么你受过这么多科学的教育,还能去看这么神棍的东西?她说:相反,受科学教育可以让她更能去接受这些神棍的东西,因为科学的精神就是以开放的心态面对未知的世界,而不是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很窄的视野里认为自己知道的就是对的。
只揪住“科学证明”不放,其实也是一种迷信。这一年我感觉到,现代科学和人类文明相比,还是个小孩,是新兴事物,也有很多局限。它固然很有用,但如果什么都指望它的话,视野会狭窄很多。想到徐文兵在黄帝内经音频里说:有人说中医是伪科学,对,中医本来就不是科学。不怕伪科学,就怕真真理。关于学习新东西,书中有这样一段话:
“我们习惯于用已知去学习位置,大部分人只能用自己受限的意识和思考模式去学习新的东西。”
说回来睡觉这件事,人,也是天地间生存的的动物,随着天地节律一起变换,会让成长在天地间的我们更能吸收天地之气,也更健康。中医中,一个大方向是看“开”与“阖”,什么是开与阖?
““开”就是把钱花出去,钱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精、气、神”,就是我们的气血。它从人的精神和肉体能量上能反映出来。“阖”就是能量收回来的状态。自然界,冬天是阖,晚上是阖,人体也是顺应这样一个节奏,这个叫天人相应。所以《黄帝内经》有句话“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很美吧。”
这个冬天,是我最“阖”的冬天了,早睡晚起少动…心中多少有些愧疚,中医的人要随着自然开阖,可以帮我内心加持一下,更心安理得的睡。
书里还有很多关于生命的哲学,非常有意思,比如:
“大多数病都是本气自病,邪气能够侵入并突破你的能量防护层的时候,你的气肯定是虚的。治病的时候看人体的本气虚实,而不是看邪气在哪里,病灶在哪里,然后追着打,这就是治病求本,标本虚实。”
不光是对待健康,我觉得对待很多事情也是这个道理。感到不适的时候,常常揪住一个“问题”要解决,以为KO掉了问题自己就好安心,但是根源可能并不在这里。就好像总觉得自己是因为钱才不自由的人,即使有够八辈子财富自由的财产,也未必感到自由。“没钱”只是不自由感的一个栖息地而已,这个栖息地毁了,不自由感还可以找下一个地点。
另外,开始了解中医后,才体会到上学时候文言文学得不好的代价,很多年我都以为,文言文学不好除了分低了点考不上清华北大以外,没有什么代价,现在发现,中华文化简直是太绚烂了,文言文看不懂,主动阅读经典的能力就弱很多,就只能读读听听二手的,还要很通俗易懂那种。当然,我觉得二手的也很好看,也有人说以现在的教育,就算文言文学好了也读不懂…摊手。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再推荐一个播客,梁东徐文兵讲黄帝内经,很好听,搭配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