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上旬和中旬看书比较少,后十天奋起直追~四月看了6本书,其中前两本比较厚。另外发现每本的书评有越写越长的趋势……
这个月看书的关键词是“慢”吧,很幸运遇到了两本非常喜欢的书:世界观和禅者的初心,两本都是一边读一边回味。读《世界观》像一次跨时空的穿越,在人类的渺小和智慧中翱翔。读《禅者的初心》就像是品酒,目的不是为了多喝来把自己灌醉,而是在喝下去每一口时,都获得全身心的享受。
22. 世界观 五星!!
这本书真的看了好久好久啊。这是一本科学哲学史,颠覆世界观!在三观重建的时期,遇到这本书,十分幸运!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一为科学哲学概念辨析,二为从亚里士多德到牛顿世界观,三为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以演化论为基础的宗教和伦理学研究等前沿的科学研究。
我对这三个部分的喜好程度呈递减趋势,可能因为第三个部分看不太明白吧。第一个部分里面涉及了很多上层的哲学性思考,比如什么是真理、如何去思考这个世界等,对我现在建构认识世界的视角有很大帮助。
根据第一部分还做了一次微分享,稿子在这:绝对的真理存在吗?
第二个部分我印象最深的是,17世纪后那些改变世界认知的伟大科学家们,他们发现真相的过程和动机远比我想象的复杂。本以为科学家们一心科研,不受宗教束缚而追求科学的……可没曾想,比如开普勒,他科研的目的是尽可能地读懂上帝…看过这一章之后,也切身感觉到科学在真相的面前是何等渺小。
以及亚里士多德世界观的核心观点地心说被彻底推翻后,没有新的世界观来接替的时期里,迷茫又百花齐放的时代。无数伟大科学家在这个时期诞生。这也给我自己现在这种旧的世界观被推翻,新的还没建立起来的时期一些慰藉。
另外就是科学观对人的思想产生的影响超乎我的想象。本来以为地球到底是围着谁转对我等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影响,在书里惊讶地发现,地心说下的“上帝涉及的完美的世界”被证实错误后,个人主义开始萌芽和崛起。17世纪英国、法国大革命(之前写的双城记书评)、包括美国后来的独立运动,都可能与此有关。
第三部分唯一看得懂的就是进化论了。想想这改变人类自我认知的发现,竟然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时间!谁知道100年后我们的世界观又会出现怎样的颠覆呢!另外也深刻感觉到,达尔文真的是一个太厉害的作家,《进化论》的推进手法,以及对其文采的一瞥,足以让我惊奇。
23.邻人之妻 四星
这本书的书评怕写多了文章又被封…
这是“新新闻之父”收集了十几年资料写的一本书,通过性的视角记录了美国20世纪的社会变迁。在这本书里再次深深感觉到,一件事中所蕴含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件事本身。
看90年代的美剧比如老友记,就能感觉到那时的美国就已经比现在的中国更加性开放。谁曾想,原来仅在六七十年代,法庭上还会出现谈性色变的情况。从对待“性”的态度和行为中,也可以窥见整个社会的诸多内心变化。联想精神分析中的几大关键之一性驱力,感觉这本书蕴含着太多没看懂的东西……
格申·莱格曼对美国伦理做的评论:“谋杀是罪。描写谋杀不是。性不是罪。但是描写它是。”
另外,书一句很引人注目的话就是:本书中所有人名、场景与事件,全部属实。我在看书的时候也经常在想…这资料收集起来……真是工作量巨大,怪不得收集了十年,而且还各种亲身调研,还引发了很大争议。
这本书太厚了,速读速读……
24.禅者的初心
这是一本看一分钟就会静心的书,是一本让我敬畏到不敢评论的书,是一本值得看一辈子的书,是一本让我恨不得把每句话都摘录下来的书,是一本让我后悔说《世界观》是今年最喜欢的书…
这是日本的铃木禅师在美国的语录集成的书,他是美国人修禅的领路人。他把东方智慧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凝集在这本薄薄的小书里,不过虽然浅显,但是想完全领悟其中的深意,却几乎不可能。我理解了一点点,已经有种被击中的感觉,不过这本书我是要反复读的,每次应该都会有新的收获。
摘录几句:
在不动中寻静容易,在动中寻静难,但只有动中之静才是真正的静。
尽管心上会生起涟漪,但心的本性是清净的,就像是带有些许涟漪的清水。事实上,水总是带着涟漪的,涟漪就是水的修行。
当你想要获得什么,心就会游荡到别的地方;当你没有想要获得什么,你会拥有的,就是此时此地的身体与心灵。
25. 《神的孩子全跳舞》四星
这是村上春树的一本短篇小说集。一如既往的文字轻快,故事时而平和时而怪诞,也是一如既往的看不懂,但又莫名其妙的停不下来……故事都和地震有关,但又不是那么大的关系。几个故事的沉重感依次递减。译者序里写了一点每篇的梗概和一点点解读,每篇读完我都得回看一下……又有了重读挪威的森林的冲动,几年前真是不懂。书摘:
只是有那么一种感觉。目睹的东西未见得都是真实的。我的敌人也是我自身内部的我。我自身内部有个非我。我的脑袋里好像一片混沌。
火焰看上去在默默地接受着所有东西,将其揽入怀中并予以宽恕。所谓真正的家人必然是这个样子。……火这东西么,形体是自由的。因为自由,看的一方就可以随心所欲看成任何东西。假如你看火看出幽幽的情思,那么就是你心中的幽思反映在了火里。
26.人生海海 四星半
作者是麦家,看这本书时候才知道他很有名,之前并没有听过…于是在一个朋友圈好友和莫言的推荐下,我看起了这本刚出版十天的小说。
这本书开头从十几岁男孩的视角见证了70年代村里“上校”的故事,一直到2014年“我”成了老人。这本书语言风格随着“我”的年龄增长相应变化,非常喜欢前60%用孩子视角讲述的部分,孩子的想法直达人性,没有太多成见。让我想到也是孩子视角的两本书:《城南旧事》(超爱)、《杀死一只知更鸟》。
这本书节奏不急不缓,上校的故事随着旁观者的讲述一点点展开,总能把我牢牢拴住。书中人物命运不易,看到最后心里堵堵的,如鲠在喉。心中有种卸不下去,可能也不需要卸下去的沉重感……读完这本书的心情,和读完《活着》有点像,看到渺小的生命只能被命运无情地拍打,悲其坎坷,又敬佩那些即便如此,依旧坚韧的生命。
“人生海海”是一句闽南话,是形容人生复杂多变但又不止这意思,它的意思像大海一样宽广,但总的说是教人好好活而不是去死的意思。
27.快速阅读术 四星
完全没想到竟然4月读完的书还能在最后一天多一本……特别薄的一本书,作者叫印南敦史,刚开始还在想这个人网名好奇怪,后来发现原来是个日本人……
说实话一开始我看到书名有点“不屑”,我这个月读书的关键词就是“慢”呀,而且会觉得这样的现代方法论书比较“水”。看在它很薄的份上…就半小时读完了。
读完发现,“水”有“水”的好处:《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像一道正式的主厨法餐,全面专业吃得饱(可能还有点撑),但是麻烦耗时又艰涩啊;这样短小精悍的书籍就像一个外卖甜点,味道讨喜,吃的快又方便,虽然不是正餐,但是也可以充饥。
然后发现其实这本书很能体现快速阅读的精神:目录清晰,结论简单,实用性强,抽出中间章节阅读不影响理解。
对我比较有启发的,是阅读时“自由”的心态。作者把流水读书比做极简生活,不必囤积知识,让信息洗刷过我们(像得意忘形播客里说的,不必求理解播客每句话,让信息先wash over you);还把读书类比成听音乐。我蛮喜欢这种迁移和类比:
如果我们想要记住这一切,就无法欣赏音乐了。我们不会想把这些声音“作为知识储存起来”,而是希望让它们自然地从耳畔流入心底,并从中获得快乐。至少,我始终是以这样的方式来感受音乐的。
还有个实用小技巧是,阅读实用性书籍时,可以读前五行和后五行,觉得重要的话可以再读中间部分。另外关于一本书一句精华一句评论的方法我也觉得不错,虽然我自己没打算换成这个方式……对于没有输出习惯的人来说,推荐试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