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性教育性教育
家庭中的“性”教育(连载3)不要在排便问题上惩罚孩子

家庭中的“性”教育(连载3)不要在排便问题上惩罚孩子

作者: 莹千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10:17 被阅读4059次

    文/徐娜  《善解童贞1》读书笔记

    大巴上,妈妈急匆匆地上车,后面跟着一个三四岁的娃娃。娃娃边哭边喊着妈妈。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拉到裤子里你就是不听话。脏裤子穿着吧,不给你换!”

    妈妈坐下,娃娃附在妈妈腿上伤心地哭泣。

    妈妈继续凶巴巴地讲着自己的“道理”

    我按捺不住,过去小声对妈妈说:“小孩子排便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要用排便这件事惩罚孩子”

    妈妈:“他就是故意的,故意拉到裤子里的!”

    也许,站在妈妈的认知层面上是对的,也许妈妈有无数的理由控诉孩子,也许妈妈也有很多自己教养孩子的无奈......

    今天,我想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所有家中有6岁之前孩子的爸爸妈妈:不要在排便问题上惩罚孩子!


    1.孩子大小便机能发育规律

    小便:膀胱充盈→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判断要上厕所→到厕所排便

    大便:粪便刺激肠壁→信号传递给大脑→大脑判断要上厕所→到厕所排便

    对于正常的成年人以上过程看似简单,但对于6周岁之前的孩子来说,却要经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过程。

    婴儿无序大小便(0-1.5岁)→幼儿可以控制大小便,并且用语言表达(1.5岁-2岁)→憋便,寻找憋便临界点(3岁之前)→全面调整控制系统,准确找到卫生间(6周岁)

    孩子完成个体控制大小便系统需要几年的时间才能完成,成人只有懂得了孩子排便控制系统的发展规律,才能够真正接纳和尊重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排便行为。

    在大小便自身控制系统发展的四个阶段中,其中任何一个阶段被成人破坏,孩子的大小便控制系统都会出现问题。

    2.常见误区:

    之一.强制把尿

    把尿原因:在我们的文化中,把尿问题代代相传。一方面是省钱,可以省去尿布或者尿不湿的钱。第二个方面是,家长想要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成人总希望孩子能够按照我们的意愿大小便。

    频繁把尿给孩子带来的破坏:孩子括约肌功能发育滞后。当孩子还没有形成便意,就强行把尿或者催促去厕所,这个时候尿液还没有刺激膀胱的括约肌,而括约肌刺激越少,其功能完善也会越滞后。在孩子上幼儿园后,老师没有精力去提醒孩子上厕所,孩子就容易尿裤子

    之二:不接纳孩子尿裤子,呵斥,打骂,责难,羞辱。这样会使孩子的人格构建遭到破坏。

    当孩子因为自身控制小编的能力发展滞后,在同龄人都已经不尿裤子的年龄还在尿裤子,就会遭到嘲弄和玩笑,导致自尊心受到严重破坏。

    3.几个案例:

         案例1:儿子七岁半,从小我们对孩子的大小便控制的很好,按时给孩子把尿,每半小时一次。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老师也很负责任,每隔半小时会提醒去厕所,孩子很少尿裤子。但是,自从孩子六岁半上小学后,他开始尿裤子,有几次还把大便解在裤子里。现在,我每天早上送孩子到学校,一定要监督他解大便才离开。最近他开始不配合我了。昨天,孩子在参加升旗比赛时,又拉到裤子里了。接到老师电话,我都要崩溃了!儿子在学校也经常尿湿裤子,我每天都给他准备干净的裤子放在书包里。他害怕同学笑话他,尿湿了也不敢换。我带孩子到了各大医院做检查,孩子是正常的,没有智力方面的问题,也没有泌尿系统问题。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帮帮我!

          这个案例中,孩子自身控制大小便的能力被成人破坏了,孩子的排便指令不是来自自身神经反应,而是父母和幼儿园老师的指令。当孩子进入小学后,小学老师不再控制孩子的大小便。此时,孩子的大小便控制系统边获得了修复的机会,孩子回到婴儿状态,从尿裤子开始,需要经历四个完整的阶段才能够获得修复。

          由于孩子这样的情况不适宜在学习,建议父母让孩子休学一学期,给孩子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完成这一阶段的修复。等孩子大小便控制能力发展完善后再进入学校学习。否则,孩子在学校尿裤子的行为会被同学羞辱和耻笑,给孩子心灵上带来极大的伤害。

    案例2:女儿3岁以前都是老人带,3岁到了幼儿园突然爆发尿裤子,我看了书之后才明白是老人过分干预孩子排便问题导致的。我也尝试跟老人沟通,但是理解不了,一直认为我孩子是肾虚。后来我自己带孩子,孩子尿裤子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了,我尽量调整自己的情绪,可明明感觉她要尿裤子了,叫他去卫生间就是不去。甚至还一边对我说,我要尿裤子了一边就尿出来,好像在故意气我。

          孩子进入幼儿园尿裤子,是孩子自我修复被破坏的排便系统问题,孩子一旦进入修复行为,排便系统会失去外力控制回到婴儿状态。妈妈应该理解并且无条件地接纳女儿的修复行为。至于妈妈理解的“孩子故意气我”,更多的自己心底里的投射,觉得孩子在跟自己对着干。妈妈为自己曾经没有亲自带孩子,有种“赎罪”的心态,有了这样的心理会更加焦虑孩子尿裤子的行为。妈妈可以放下焦虑,耐心陪伴女儿度过这个修复期。

          案例3:我家双胞胎儿子的故事。同同心心小时候是我和姥姥带大的,因为同时带两个孩子比较耗费精力,对他们的排便问题,几乎是放任不管。1岁之前出门就带尿不湿,在家就用尿布,尿湿了就洗,尿到地上了就擦。很少把尿。1岁之后,知道跟我们说尿尿的时候,我们就训练他们自己找厕所,但常常也会尿到裤子里,或者随便尿在地上。我们没有斥责过孩子,虽然没有系统学过孩子排便系统发育方面的知识,但我们有个心理是“长大了就好了”。也有很多人说我们做的不好,让我们训练孩子每半小时上次厕所,但由于两个孩太麻烦,我们也没有这样做。现在同心6岁了,排便系统发育的很好,不管到哪里都可以自己上厕所。半夜想上厕所也是自己摸黑到卫生间,上完就爬床继续睡觉。系统学习了家庭教育之后,发现对于孩子排便问题,我们的做法竟然是顺应了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


    我们依然要训练孩子大小便:

    正确的训练是,在孩子发出大小便信号的时候,我们及时地帮助他认识到:要到卫生间→脱下裤子→坐在马桶上→排便。

    训练的目的是让孩子懂得这个程序,正确的目标是帮助孩子认知在什么地方大小便,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意愿大小便。

    4.把尿一定就会出现问题吗?

    根据《善解童贞》作者胡萍老师的研究,出现排便问题的孩子都有以下共性:

    第一:被家长长期(持续2-3年)把尿,或者长时间被提醒解便。

    第二:被执着把尿。所谓执着,就是大人用自己的方式控制孩子解便。

    第三:被定时把尿。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孩子一定会出现排便问题。孩子被大人强行把尿,破坏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人格的人在生理上的自我管理发展,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大小便都不能自己做主,要听命于他人,孩子人格中最重要的尊严,独立性,自主性都不同程度地被把尿破坏了,这些破坏会影响孩子未来人格的发展。


    点击下面蓝色链接,阅读更多徐娜原创文章

    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恐惧

    面对手机,如何让孩子“拿的起,放的下”

    李嫣的自信来自具足的心理营养

    同同的小脾气

    家庭中的“性”教育(连载2)童年时期的吸吮手指

    家庭中的“性”教育(连载1)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庭中的“性”教育(连载3)不要在排便问题上惩罚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se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