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省时36计·第2.4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2月13日“崔律精时力之高效省时36计”系列第2.4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对于自己必做的一件事,通过本讲的两个问题,做出与往常不同的新做法。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有意识的区分(边界意识):
对同一行为要区分不同情形,考虑不同做法。具体区分其中不同情形,不同做法的差别,如关系的上下,平行,对内和对外。做到清晰的区分,也更有助于清晰的思考。同时也可以帮助自己练习边界意识。
有意识的选择(积极主动意识)
以往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都是赶紧去做。看上去我的执行能力很强,但也恰恰反映了我没有主动思考,不够积极主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思考可以不做吗?是主动地给自己出选择题,主动的引导自己思考,这个过程就是有意识的选择,它能帮助自己尽快聚焦于必须自己去做的事情。看上去是多了一个步骤,实际上是节省了很多时间(比如做了他人可以做的事儿,比如做了一些可以不做的事儿)。
必须去做的事如何提效?
1)如何让必须我去做的事情效率更高?
方法1:借助日清单新任务明天做
方法2:今天任务批量做
方法3:通过不断的向自己提问,如何效率更高,如何效果更好?有意识的培养自己,追求更高效的习惯。
例如问自己:假如用一半的时间,我如何来做?
①借助四化。其中要进行具体区分,一种是来得及,一种是来不及。来不及要考虑为下次用或者是为将来用而做哪些基础工作。
②思考更多或者更新的办法。比如请教上司,你是带着自己的答案或者是方案去请教。与同事讨论,寻找新的思路。网络查询类似任务,有什么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③更专注于要做的事情,专注产生高效。
2)如何让必须我去做的事情效果更好(打分思维,刻意练习区分做到什么程度)?
① 问自己如何精益求精
在通常情况下,按照惯例做这件事能给自己打多少?
如果想要提升10分,应该怎样做?
②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
对方这件事儿的预期是什么?如何能够超出预期的做这件事情。
或者说对方预期我做这件事情的分数是多少?如何在那个基础上再提升10分?
③从能达到更好的效果角度思考寻找更多突破点
如在细节上,在体验感上,在预案数量和周全度上,在性价比高上等追求更好的效果。比如在写作业这件事情上,可以突破效果的一个方式是通过什么媒介来写作业。手写,电脑打字(云笔记电脑记录,还是通过幕布的方式记录),或用语音输入。三者的效率和效果程度是不同的。有效的结合,才能有意识地提高效率和效果。
2.今日实践中的亮点:
1)如果只有一小时用来听课实践写作业我该怎么办?
①利用碎片时间开头,比如利用准备饭菜剩下的时间听一节课的开头,上墙作业。寻找应用场景的启示,以及看待知识点或问题点的思维方式。
②再找时间分别听课程的每一个部分(一般崔律课程2-3部分),与其总是担心孩子醒打乱思路,不如就专注一小部分内容,专注的听一点是一点。
③记笔记的方式新尝试:边听课边手写,然后讯飞语音重述笔记。手写记录采用金字塔结构的方式记录主要内容和各知识点的关系。
④抽时间实践记录简记实践事项
⑤整理实践亮点。
⑥提10分思考题:亮点部分如何才能言之有物,发现价值?实践的知识点、自己的思考。
收益:从前写作业是直接在电脑上打字,边听边打,会出现的问题出了错字删了写写了删,然后就跟不上听的节奏。而手写基本能边听边写跟上节奏,而且写的内容是图示全景展示,而电脑打字是一堆文字的线性展示。从时间角度来说,电脑打字写收获部分常常就会花费掉我1小时甚至更多。新方式的时间花费:手写听课花费半小时,讯飞语音写笔记15分钟左右。另外,手写笔记的记忆效果更好。
2)选择可以相对专注的时间做家务或者做饭。
比如在盼盼靠近厨房,选择在厨房玩的时侯我洗碗及收拾厨房(视力范围内,可以时常关注他的动态)。比如盼盼睡午觉的时侯提前做好做饭准备,比如洗菜切菜,甚至是提前把菜炒好、比如准备好下面条的水,等盼盼醒来需要抱着安抚期间就可以开启做饭模式。减少了他等待吃饭的时间,也不会因为他不能一个人在地垫上玩而无法专注做饭。
收益:这种相对专注可以避免因为又要关注孩子又要关注灶台的一心二用,以及由此衍生的做事前的犯难心里,减弱饭都不想做等情绪。
3)辅食菜单优化,手写而不是电脑。
4)预留思考题:思考雨哥对我做面包的预期,如何再提高10分?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如何有意识的培养区分事情的思维呢?比如一个人任务来了之后崔律会区分可以不做和不可以不做?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听课节奏落下果然是很难跟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