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靠缘分,久处靠人品。世上的人万万千,只有有缘人来相见。千年前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茫茫人海中,我们能够机缘巧合地相遇,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命中注定。遇到是一回事,相处又是一回事。不同的人,性格各异,如何相处得宜,是一个大课题。相处得好的例子很多,相处得不好的事例也很多。其中的关键可能就在于人品吧。
张爱玲有一段话说得好。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可见缘分的神奇无处不在。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阵叹息。有缘千里阿里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缘分缘分,有缘有分。有些人,只有缘,却无分,注定相逢却难以牵手;有些人,有分却无缘,造成了不少有名无实的幽怨男女。凡是美好的友谊、美满的姻缘,都是缘和分都齐备了的啊。
试玉要烧三年满,辨材须待七年期。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相遇时的欣然,如果没有好的人品打底,大概率会演变成长时间相处得磕磕碰碰,甚至于反目成仇。人与人相处,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啊。譬如千年婆媳难题,又有谁能真正解开?清官难断家务事,自古皆然。一个个有着血缘或者姻亲关系的人,如果不懂得相处之道,都会闹别扭、起矛盾,何况原本的陌生人要相处得好呢?
所谓人品,大抵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与动物相区分的人的美好属性吧,譬如讲义气、能忍让、常宽恕等。厚道善良守信诚实正直谦虚等都是好的人品的表现。自私自利只管自己、阴险刻薄喜欢利用别人、用人超前不用人朝后、一毛不拔斤斤计较等等都是人品差的表现。人品好的人,就像一块磁铁,把大家吸引到自己的周围,齐心协力干成一番事业,大家都有好处。人品差的人,就像一颗老鼠屎,总会搅坏一锅汤。大家都会不乐意与人品差的人交往,以免给自己找不痛快,以免被人卖了还在帮着数钱。
六尺巷与仁义胡同的典故就是好的人品促进睦邻友好的例子。清朝时期,宰相张廷玉与一位姓叶的侍郎都是安徽桐城人。两家毗临而居,都要起房造屋,为争地皮,发生了争执。张老夫人便修书北京,要张宰相出面干预。这位宰相到底见识不凡,看罢来信,立即做诗劝导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再让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母见书明理,立即把墙主动退后三尺;叶家见此情景,深感惭愧,也马上把墙让后三尺。这样,张叶两家的院墙之间,就形成了六尺宽的巷道,成了有名的"六尺巷"。张廷玉失去的是祖传的几分宅基地,换来的确是邻里的和睦及流芳百世的美名。
不独有偶,说罢六尺巷,再看仁义胡同。明朝年间,山东济阳人董笃行在京城做官。一天,他接到家信,说家里盖房为地基而与邻居发生争吵,希望他能借权望来出面解决此事。董笃行看后马上修书一封,道:“千里捎书只为墙,不禁使我笑断肠;你仁我义结近邻,让出两尺又何妨。”家人读后,觉得董笃行有道理,便主动在建房时让出几尺。而邻居见董家如此,也有所感悟,同样效法。结果两家共让出八尺宽的地方,房子盖成后,就有了一条胡同,世称“仁义胡同”。
唾面自干的故事发生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娄师德的才能非常得到武则天的赏识,招来很多人的嫉妒,所以在他弟弟外放做官的时候他对他弟弟说:"我现在得到陛下的赏识,已经有很多人在陛下面前诋毁我了,所以你这次在外做官一定要事事忍让。"他弟弟就说:"就算别人把唾沫吐在我的脸上,我自己擦掉就可以了。"娄师德说:"这样还不行,你擦掉就是违背别人的意愿,你要能让别人消除怒气你就应该让唾沫在脸上自己干掉。"这样的人品,也是忍让到极致了吧。
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一代伟人毛主席曾经对陈毅说过,忍耐是政治家的必备品格。在不失原则的基础上,懂得忍耐与妥协,在互相谦让中形成和谐相处得良好风气,不正是我们与人相处得必修课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