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被处死的那一天,锦衣卫对他家进行搜查,结果发现这一位朝廷的一品大员竟然家徒四壁。
在角落里,他们发现一把用大锁紧锁的衣柜,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件从未穿过的蟒袍,还有一把宝剑,这是代宗皇帝亲赐给于谦的。
公元1398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举朝哀鸣之际,钱塘江畔的于家出生了一个男婴,他就是于谦。谁也不会想到,这个男婴在50年以后,会将大明王朝担在自己的肩上。
于谦从小天资聪颖,饱读诗书,他把岳飞和文天祥当成自己一生的偶像,希望长大后能够像他们一样匡扶社稷。
23岁那年,于谦成了大明开国以来最年轻的进士,做了山西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的工作是纠察百官,纠正刑狱,这很符合于谦的秉性,他经常微服私访,扶危济贫,修筑道路,新修水利,施药救人。
因多次平反冤假错案,于谦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于青天”,在他活着的时候,民间就有人为他建好了祠堂。
宣德元年,汉王朱高煦反叛,刚刚继位的宣宗皇帝朱瞻基御驾亲征,没多久,朱高煦就被打败了。
于谦作为御史,被宣宗皇帝抽去责备朱高煦。面对这位亲王,于谦没有丝毫畏惧,他引经据典,骂词掷地有声。
这一骂让于谦成了名,宣宗看中了他,宣德三年,于谦调任江西,当了监察御史。宣德五年,于谦升兵部右侍郎,兼都督御史,正式进入核心岗位。
可惜的是,明宣宗朱瞻基在位仅仅10年就驾崩了,年仅9岁的朱祁镇继位,他就是明英宗,年号“正统”。
明英宗年龄小,朝政由太皇太后张太后代理,他自己则跟一个叫王振的太监混在了一起。
王振势力越来越大,巴结他的官员排成长龙。 正统十一年,于谦入京述职,同僚告诉他:“你要带点好东西去孝敬王公公。”
于谦冷笑一声:“我有的只是两袖清风。”
王振因此记恨在心,伙同自己的同党上书弹劾于谦,英宗未加证实,就将于谦批捕入狱,并准备要处死他。
民间一片哗然,百官和百姓联名上书,要求释放于谦。迫于民愤,也迫于舆论,于谦被无罪释放了。
在接下来的年岁当中,上面的人怎么斗,于谦他管不着,下面的人怎么活,于谦他很想管,凡是天下一切苦百姓而非正义的事情,他都费心去管。
于谦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对他挑战最大也是让他名垂千史的,就是“北京保卫战”。
(资料来源网络)
![](https://img.haomeiwen.com/i27242601/6ffc598ab924119e.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