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
今天介绍最后一个话术,辩论,此时权利在他方,胜负是由双方之外的第三方决定的。在辩论中关键是要识破对方的问题、有效反驳对方、借力打力。前两步是基础性技巧,第三步则是上升到了另一种境界,表面顺承,看起来一团和气,反而在更高层次驳倒对方。
在辩论赛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自由辩论的阶段,针尖对麦芒,一句接一句地快速反驳。不论是在正式的辩论赛场还是生活工作的其他场景,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可以快刀斩乱麻,一下子就把对方说得哑口无言。但盲目快速地反驳,如果观点不对或者表达不到位,很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太极拳不疾不徐,反而可以战胜其他的快速攻击。那么在辩论中针对对方快速进攻的场景,我们该怎么办呢?
以慢打快,这就是书中给出的识破对方漏洞的技巧,具体包括三步:复述问题、慢而不断、化繁为简。先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对方的观点,任你急风骤雨,我自巍然不动,不会因为着急就跳进了对方的坑里。接下来慢而不断地介绍自己的逻辑和观点,对方快速进攻时我们更要清晰自己的逻辑,不能被人带跑,不能被人打乱自己的节奏,不要跟着对方纠缠在一些不重要的问题上。最后,化繁为简,万变不离其宗。不论对方如何,我们要始终清楚自己的观点和逻辑,要能及时地把对话拉回来。比如我们可以说“等一下,我反应慢,你说的是。。。”,由此给自己争取一下时间,其实如果我们自己没反应过来的话,那么很可能第三方的听众也没听懂。再比如“你无非是在说。。。,其实我们原本讨论的/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是。。。”,把谈话拉回正轨。
我们是不是经常听到长辈们对我们说“你不听我的将来会吃亏的,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这种时候总是心里感到窝火,但又无可奈何。那么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打倒神逻辑,这种“你的经验一定是对的,我必须按照你的经验来做”的神逻辑其实并没有什么道理,我这里简要介绍一种如何反驳这些观点的方法。首先要明确角色,你的角色和位置,我的角色和位置,即便你是我的长辈,你也无法替我做什么决定,我们的生活环境、成长背景和想法都不一样。其次是明确经验的价值,不是说经验不对,只是我按照你的经验来走的话,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我又能收获什么呢?最后是明确双方的责任,如果我按照你说的做了,将来有不好的结果,你能不能为我负责呢?而我自己做的决定,我自己来负责,自然怪不到你身上。
跟刀光剑影比起来,兵不血刃应该是上上之策。在辩论中如何在对方感觉很舒服的情况下驳倒对方呢?要想让对方感觉舒服,首先就要顺着对方说,表面和气,接下来在更高层次出其不意地反驳对方,这就是借力打力。
在辩论中我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技巧是类比,那么如何反驳类比呢?我们知道,类比的两类东西一定是有相似之处的不同的东西。那么我们在反驳时有两种方法可以采用。一是指出不同之处,顺着这个类比的例子来说,关键是要指出类比的两种东西的不同点,这也就是不恰当的点。二是延伸反驳,我们顺着这个假设来延伸阐述,最后得到的是不一样的结果。比如“我们顺着这个故事来看一看,。。。。结果。。。。”先让对方松一口气,结果在关键之处给他们致命一击。
辩论的过程往往是产生新的思想火花的过程,书中还列举了很多其他的例子,比如“如何拒绝老板的不合理要求”,“如何反驳‘你行你上啊’”。生活中处处都会用得到辩论,掌握好的辩论技巧,不用面红耳赤也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