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温碧泉
4月5日清明节,我一改往日一个人守店的模式,与家人一早就赶到了田庄黄家村,去参加了为人妻为人母后的第一次扫墓活动。
家族里的叔叔婶婶大嫂们一早便在家里忙开了,祭祖用的各种贡品也提前准备好了。勤劳的大叔已经在厨房外宰杀家鸡,婶婶们与大嫂一起,开始在做她们最拿手做的香酥可口的艾叶糍。
女人们在家里忙活家务,等参加扫墓的人数到齐后,男人和小孩子们(想去的女子也可以参加)便准备去扫墓了。一行人手拎祭品,先到黄家家庙祭祀先祖后,然后肩扛锄头,浩浩荡荡地开往一个个扫墓的地点。
走在山草野径的道路上,先辈们的墓地也在春天这个季节,绿意葱茏中。借着清明扫墓之际,扫墓的人群赶紧忙乎了起来,砍枝锄草,翻沟培土,人多力量大,一会儿功夫便将隐没在山林间的旧墓打理的顿然一新。
扫了这块墓地,再去扫另一块墓地。每年基本都是沿着既定的路线进行。这种境况,也让作为女子的我们,宛如回到了少女时代跟着家族里的大人们一起去扫墓的情景…
那时的我们,不怕辛苦不怕风吹雨淋,因与祖辈并不相识,小孩子们自然谈不上感情,也没什么哀愁。反倒因为这种肃穆庄严的满满仪式感,觉得好玩、新奇、兴奋。每到一块墓地,在长辈们极其神圣的表情、摆上祭品、点燃纸钱、放鞭炮后,再引导我们一起跪拜。
虽然同属于汝城,每个村的祭祀活动都大同小异。但在田庄黄家村这里,看到他们都不用跪下,我就觉得有点奇怪。
也许,时代在变,许多观念与传统也在变。好比现在不允许放鞭炮、点火,各个路口也有村干部在路边发放花朵一样,讲究的是绿化环境,文明祭祀。正如有一句话说得好:孝心不在于表现扫墓的排场有多隆重和多气派,而在于生前的孝敬。
"人这一辈子,只有站在这里,才知道自己从何而来,将向何处!"清明扫墓,彰显的就是一种血脉的传承和责任。也许这就是“清明节,为什么要回乡扫墓“的最好诠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