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散文
莫要只管吃药不管疗效

莫要只管吃药不管疗效

作者: 聿婕婕 | 来源:发表于2018-11-02 15:48 被阅读0次

    我以前有一位邻居是空巢单身老人,无人照料,先生是医生,便在就医看病方面就给予老人家一些照顾,平时给他看个小病,带点药什么的,省得他跑医院。

    先生比较头疼的是,老人敢给自己开药,往往自己给他看病前,他已经吃了些莫名其妙的药了。好在都是些小病小痛,吃的药也是从前留下来的感冒药消炎药什么的,太大的副作用也没有。但总吃些不对症的药终归是不好,先生便跟他解释,药莫乱吃,最怕是遇到用药禁忌发生意外。但说了多次也没用,慢慢的,先生不敢给他带药了。

    以为是药就能医病,这是混沌经验和认知偏差的问题。

    混沌经验,就是那类似是而非的经验。比如你突然头疼,听人说吃天麻治头疼,就直接买了天麻来炖汤,吃了一次头就不疼了。于是你就有了头疼吃天麻的经验。事实上,你并不知道是不是天麻治好的头疼,你甚至连这次头疼到底是怎么回事都不知道,而你已经产生的经验会继续指导你今后的生活。

    认知偏差,就是“你以为”与“真相是”的区别,而且这常常就是“想当然”的后遗症。

    老人家的吃药不问医、管吃不管效,可能有混沌经验与认知偏差的双重原因。我们觉得他不可理喻,但有没有想过,其实自己很可能与老人家犯了同样的错误?

    小时候,我特别爱把“书上说”“老师说”挂在嘴上,觉得自己是读了书的人,特别懂道理,谁都别跟我讲道理——我还不懂道理?简直不要太懂道理了呀!绝对三观端正,是非分明,谁也不能随便把我带歪。

    那时,特别不喜欢爱说“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我爸,一听他跟我说“特殊情况”我就本能反感:哪有那么多特殊情况,人为啥要讲特殊,真理就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人人不把自己当特殊,事情不就都简单了吗。再说了,人遇到一般情况多还是特殊情况多?为啥老要我为少见情况做准备?世界上的意外这么多,我准备得过来吗?

    我一直以为自己烦的是爸爸的“多虑”,其实潜意识里烦的是爸爸给我“找麻烦”——我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被懒惰统治着,只想追求“一通百通”的领悟,却不愿将一个事物彻底弄明白,分析透彻。

    人非要到一定的阅历,才能悟到任何知识都有其“适用边界”。老爸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体现的是他成熟的处世方法。只有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才迷信一定之法,把别人的方法论视为自己的宗教,把世界划分得黑白分明。

    举个我自己兜里的栗子。

    我刚参加工作时,特别崇尚个体自由,拒绝被工作绑架,强调保持生活的完整。有一句话叫“八小时之外不谈工作”,当年一看之下,简直引以为座右铭,甚至想过配两部手机,一部工作专用,休息时间直接关机——工作上的事,工作时间解决,不要打扰我的生活。

    结果是,那段时间在工作上成长得特别慢。

    后来才领悟,其实人的成长有两个端点,一个是“个人化”,一个是“社会化”。其中,“个人化”的成长,目标是与自己达成合解,强大心灵,并取得最大化的自我支持,获得力量感;“社会化”的成长,目标是与外界建立更健康高效的互动关系,衡量标准是工作成就感增强,社交圈和社会影响扩大,解决问题的效能和水平提升。

    而人的“社会化”,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角色化”的进程。

    社会化比较成功的人,也正是对于自己社会角色定位清晰,匹配度高的人。也就是说,一个人取得社会意义的成功,他本身一定是被贴了“标签”的,是自身即角色,角色即自身的,绝不可能工作与生活两张皮。

    像当年的我那样,把工作和生活作时间上和精力上的“一刀切”,切断的其实就是角色化的过程,进而也就切断了自己在“社会化”一端上的成长,切走了在工作上取得突破的机会。

    这就是我没有弄清楚“八小时之外不谈工作”这句话的“适用边界”导致的。

    回过头再来看这句话,现在的我就有完全不同的理解。其实这句话仅仅只是某种具体场合和情境中使用的,被赋予特殊任务的语言工具而已。使用它的人一定没有想到,它会被一个年轻单纯的女孩子视作处理生活与工作关系的指导思想,还被它引领着走了好长一段弯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莫要只管吃药不管疗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dcx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