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阅读了《最温柔的教养》这本书,这是一本值得所有父母去认真阅读和学习的书。
它以日常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亲子对话为案例,告知父母在面对不同的情境时,能够使用恰当的语言来表达,指导孩子、教育孩子、对待孩子及帮助孩子。
恰当的话语让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也会变得更加和睦,同时教会我们做温和而坚定的父母,让爱在对话中流动。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心中对孩子充满爱意,却困于不懂表达,让孩子无法感受到自己全然的爱;很多孩子心中渴望与父母亲密,却碍于疏离的关系,无法与父母建立稳固的情感联结。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多次掩卷沉思,盘点过往,我们在选择当父母的时候,也许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会遇到什么问题,只是觉得年纪到了,自然而然地认为自己可以承担父母的职责了。
而我,也在育儿的过程中遇到过不少问题。我的孩子曾有一段时间非常害怕父母离开他,我们每次外出或者上班的时候,他都会细细地问:“你们去干什么呀?什么时候回来呀?”
每天早上进幼儿园是最揪心的,当他走进幼儿园门的那一刻,总是哭着说着:“妈妈下班第一个来接我。”哭的同时还挥着手和我说拜拜,让我心里酸楚难耐,一时间好心疼孩子。
阅读中,让我学习收获最大、感受最深的是:父母要先“理解孩子”,才会真正“懂得说话”——因为懂得,才会“珍惜”。很多时候,我们都只看到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却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到问题的“根源”。
父母也是从孩子过来的,但是长大后的我们经常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也是在不断地成长、摔打后,才学会理智地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因此,作为父母,要少问“为什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为孩子的行为寻找合理性,最大限度地理解孩子。
我通过查阅资料,知道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出现很多看似不靠谱的行为,其实是孩子健康成长的表现,是孩子变聪明的表现。
相信很多父母和我一样,在育儿过程中,对自己能否做到“合格父母”而心生怀疑,但是作者的一段话让我释怀了:只要有这样爱孩子的心,孩子就会好好长大成人的。所谓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其实就是怀着对孩子无限的爱意,在失败和摸索中,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刚开始翻阅《最温柔的教养》这本书时,我觉得这本书写得也太“简单”了些,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仅有学习的收获,还有“被疗愈”之感。所以,这是一本“双赢”的书,它不仅让我们学会温柔对待我们的孩子,也让父母得到无形的滋养,让父母和孩子更加理解彼此。
都说,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爱孩子从日常对话开始,用温柔且坚定的话语,最温柔的方式去教养,培养孩子生命深处的安全感,为孩子铺垫爱的底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