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解读)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主?”黄帝问:气口(气口又称脉口、寸口,即两手桡骨头内侧桡动脉的诊脉部位,身体的脉象)为什么能诊断五脏的疾病呢?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岐伯回答说:胃是水谷之海,六腑的源泉。
“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五味(酸、甘、苦、辛、咸)入口后,都存留在胃里,经过脾的运化,来荣养五脏血气。
“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气口是手太阴肺经,是以五脏六腑之精气五味,都来源于胃,而其变化则表现在气口脉上。
“故五气入鼻,藏于肺,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五气(臊、焦、香、腥、腐)入鼻,进入肺里,而肺一有了疾病,鼻的功能也就差了。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凡是在治疗疾病时,首先要问明病人的排泄情况,辨清脉搏,观察他的精神情志,以及病态如何。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过分在意于神鬼之说的人,就不必向他说明医疗理论;厌恶针石的人,就不必向他说明针石技巧;不愿接受、不配合治疗的人,其病必然无法治好,勉强治了也绝难收效。
今天学习了气口诊断五脏之疾病。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