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德前提
世上这万事万物看似无序,但在冥冥之中,确实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有一种规律在牵引;有的被我们掌握、有的还未被我们认知,这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就象爱因斯坦说的:
“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存在的知识,以及我们对那些我们的意识可以接受的最深奥的推理和最美丽事物的感觉构成了我们对宗教的虔诚。在这个意义上,我深信宗教。”
如果我们顺着这种牵引的潮流走,最终就能比较容易获得成功。《故事的道德前提》就给讲故事的人总结了一种故事规律:成功的故事,都是在正确的“道德前提”照耀下,获得成功的。
所谓“道德前提”,其实就是“主题”、“主控思想”。它与“主题”的区别是,它从正反两方面提出观点,而“主题”只是它的半面。道德前提”的结构形式是:(道德缺陷)引起(失败),而(美德)带来(成功);主题的结构形式是:(美德)带来(成功)或(道德缺陷)引起(失败)。之所以用正反两方面,是因为美德总是在矛盾(冲突)体验中,得到升华;这也是故事的内涵。
比如电影《虎胆龙威》的道德前提是:
无止境的仇恨报复导致死亡与毁灭,而勇于牺牲的爱将带来新生与荣耀。
主题是:
无止境的仇恨报复导致死亡与毁灭;或者是:勇于牺牲的爱将带来新生与荣耀。
二、“道德前提”的重要性
道德前提之所以无比重要(这里作者以电影为例),因为它首先让编剧(其次是观众)明确清晰地知道电影究竟在讲什么,知道它的真实意图。
对编剧而言,这意味着会有句简短精炼的话语统领你的故事,确保你写作中的每一个场景都有一个聚焦核心。对观众而言,道德前提会把散落在电影各个时刻里的诸多思想观念统统汇聚起来,等到影片结尾,隐藏在此前所有场景中的信息就会瞬间凸显出来,一幕接着一幕在观众的脑海中清晰成像——这就是编剧对于故事隐含的深刻主题的道德定位。
在戏剧中,让所有的动作行为都朝向同一个目的,这一点十分重要;电影中,要让每一个独立场景都要联系并对应着前提的某一方面,否则影片的论证力度就会削弱,这将严重的减少观众对影片前提的信服度。所有人物都是“道德前提”的奴隶。
三、“道德前提”的实现
从开始就明确结局,这会让你在构造剧本结构时减少步骤。怎样将真实的道德前提植入到电影(故事)中去,作者提供了八个步骤。当然作为写作者,也不必完全按照这个步骤来。
1、确定主宰故事的美德。
比如友谊、忠诚、守信、荣耀、勇气、牺牲、爱情、坚毅、慷慨、谦逊、诚实、善良、正义、耐心、聪慧、团结以及自由等等这样的美德。我们可以继续创作以这些美德为主的电影,因为一个真正的美德会有1001种表现自己的方式。
2、确定主宰的道德缺陷。
缺陷是美德的对手(比如忠诚-背叛、守信-背信等),它强悍地竖立在我们所有努力的对立面。对手的力量要强大,如果不能更胜一筹,至少反派角色的莽撞无礼需要和英雄人物的勇气相互匹敌,这样的故事才吸引人。
3、确定故事的道德前提。
就是电影的内涵、寓意,电影的真实意图。有时将失败与成功看成是人物的客观现实目的,将缺陷与美德视为精神主观目的,这样也许会对思考有所帮助。
4、确定电影的类型。
比如强盗片:
主角因为失业或有失公正的社会带来的压力而误人歧途,最后电影给出的解决方式通常是强盗死于社会秩序之手,但又同时赞扬了强盗对于家庭的忠诚。
爱情喜剧片:
两性的基本矛盾以爱的名义达成了暂时的妥协与解决,但是婚后呢?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再次燃起新的火花。
......
当然,你也可以创新。比如:选择一个与类型期待相扭曲的道德前提,你可能会生成一种全新的化学反应,让你的观众眼前一亮。
5、确定主角的现实目的。
也就是电影的内容,电影的现实主线。
6、确定主角的现实障碍。
在主角实现自己客观现实目的的过程中设置障碍,会与决定这个目的是什么同步发生。但你要记住,目的是第一位的,而有些东西仅仅只是障碍。
7、确定主要的戏剧点。
我们要利用主要人物的戏剧轨迹来揭示一个故事的主要戏剧点。在写故事之前,我们要先确定主要的戏剧点。戏剧点中,每一个目的或障碍的设置,都得成为对唯一的道德前提的隐喻。
一部成功的电影会始终围绕一个中心,就像一个结构良好的句子,或者一张照片。在一段话中,每一句话都支持着中心句,如果不是这样,就要调整或排除,将它用在其他的段落里,或是不同的电影中。
8、为戏剧点排序。
把它们以一种戏剧化的顺序安放,创建一个有趣的、具有娱乐性的故事。
四、结语
通过道德前提,它们告知了观众一个能让生命更加美好的普遍真理;而这也就是道德前提可以为你的写作事业贡献的东西——
征服恐惧,授予希望。
---------《故事的道德前提》读书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