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
经常关注综艺节目的人,想必一听到“人间精品”四个字,就会很自然地联想到大张伟。
那么,大张伟是怎么跟这四个字联系起来的呢?
据说,大张伟有一次担任《奇葩说》嘉宾,在正式辩论前搞气氛的时候,主持人马东拿出一份网友整理出的“想睡排行榜”。
在这份排行榜上,大张伟居然名列第二(第一名是因韩剧《太阳的后裔》而爆红的宋仲基)。
马东故意问道:“宋仲基是个人还是……”
大张伟赶紧抢过话头:“别招这帮孩子,”并高呼“人间精品宋仲基!”。
从此,大张伟便有了一个新名号——“人间精品”。
平心而论,大张伟的确很有一些搞笑天赋,临场反应快,经常妙语连珠,很适合上综艺。
然而,在我看来,大张伟算不上“人间精品”,他的表现只能说是幽默和机智。
我心目中的“人间精品”应该是罗翔这样的:既风趣幽默,又学识渊博,还谦和坦诚。
罗翔的爆红,可以说既是偶然,也是必然。
说偶然,是因为他赶上了自媒体尤其是短视频飞速发展的时期;说必然是,因为他自身具备深厚的学识功底和幽默天赋。
法律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原本是很枯燥乏味的,然而罗翔却能够结合生动有趣的案例,以段子和单口相声的形式,深入浅出地把它讲解得通俗易懂。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实事求是地说,罗翔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我国法律常识的普及,成千上万的网友是因他而开始对法律产生了兴趣。
因此,网友赠予他“法治之光”的荣誉称号也不无道理。
我其实很少看罗翔讲法律的视频。
我真正对他产生兴趣,是在看了他在《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反跨年》的表演之后。
随后,我又买了他的两本书,《法治的细节》和《刑罚的历史》,进一步加强了我对他的好感。
通过读罗翔的书,我了解到他不仅专业知识过硬、学识渊博,而且为人谦和、坦诚。
在《法治的细节·序言》中,罗翔开篇就谈到他成为“一名网红”后的感受:
“我觉得这不叫成就,只是被命运所砸中。运气并非成就,命运之手把我托举到不配有的高度。让人飘飘然、让人晕眩,最终让人诚惶诚恐。
……
成为‘刑法网红’,让我拥有了自己不敢想象,也不配拥有的影响力。我害怕自己滥用这份力量,更害怕自己迷恋这份影响力。”
不难看出,罗翔在爆红之后,头脑依然是清醒的,并没有得意忘形、不可一世,反而对这突如其来的“命运之手”的“托举”心存警惕,“诚惶诚恐”。
反观某些娱乐明星,一旦成为“顶流”,便飘飘然而忘乎所以了。
他们非但不利用自己巨大的影响力去回馈社会,反而沦落为人渣,尽干这些违法乱纪的龌龊事来祸害人间,最终难免被绳之以法,进去吃“皇粮”了。
罗翔的清醒,还体现在他对人的“认知能力”的认知上。
他在书中不止一次强调,人应该“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有限”,很推崇苏格拉底所说的“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无所知”,反感那些“自以为拥有智慧的人”,因为“承认自己的无知,乃是开启智慧的大门”。
此外,罗翔不仅清醒,而且坦诚。在《如何做一个称职的老师?》中,他讲述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次,罗翔参加一个公益项目——跟朋友一起探访麻风病院。
众所周知,麻风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因此罗翔“非常紧张”。
在同行的一群人中,罗翔虽然个子最高,但由于内心“充满恐惧”而“躲在队伍的最后”。
然而,当他看到队伍前面的一位漂亮女孩“跑着过去和麻风病人打招呼,甚至拥抱他”时,罗翔不禁感慨:“在那一刻,美丑的对比,让她更加漂亮,这种漂亮不仅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而丑陋的是我内心的幽暗。”
毋庸讳言,人性中是有天然的“幽暗”成分存在的,只不过人们大都爱慕虚荣,很少有人能做到承认自己的丑陋和幽暗。
然而,罗翔做到了。
而且,通过这次“探访麻风病院”活动,他还意识到:
“一切有意义的知识,最终都是为了行动。作为学者,我们经常会思考许多崇高与深邃的观念,但是我们经常误以为自己想到了,说到了,也就做到了。
这其实只是自欺欺人,这个世界最远的距离就是知道和做到。”
罗翔的这些话显得真诚,同时又不乏深刻,朴实无华的语言中散发着哲理的光芒。
因此,相较于大张伟的机智,我认为罗翔更具有智慧,更配得上“人间精品”这四个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