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课的主要精力集中于语言。课外拓展比较多。但是,背景知识,思想内涵确实拓展极其有限。课堂上的时间有限,聚焦了语言,自然就没有时间补充额外的信息了。
第三单元的课文,非常适合搞课程思政。
今天的这篇课文真心不错。可以学到很多东西。或者说,可以给人很多启发。对于我来说,至少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提醒。讲了作者是怎么样一点一滴地做好具体的事,提高能力,提高自信,提高领导力和影响力。
我记得王盐老师就说过很多很多这样的话:
注意细节,做具体的事。
我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比如说教学。我有哪些进步呢?教育孩子,有哪些进步呢?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情,有哪些具体的事情可以做呢?
比如说教学,比如说
1 PPT是出版社提供的。因此有很多不足。那么我就会自己想办法,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修改,补充。
2 forge这个词的用法,我查了至少4个常规词典,纸质和电子,查了搭配词典,在网上搜索各种例句。终于掰扯清楚了。那么我以后任何时候都可以用,都可以讲清楚。
3 我喜欢整理、归纳知识点,也是可以反复使用。整理、归纳的知识点,我以前都是存在一个一个的单元PPT里,但是,我现在就会有意识地一个知识点一个文档,以后任何时候需要的时候都可以复制粘贴一下。
4 我每个单元的单词都建了个文档,以后可以随时查询,备课就会更加高效、简单一点。
5 我平时组织的各种活动都留下了文档,以后只要修改一下,就可以立即使用。
6 在寒假或者暑假里把备课的基本工作完成,然后正常上课期间,则会查缺补漏,补充内容。
7 在日常阅读英语新闻报刊或者文章时,会随时记录和课文有关的单词、例句和段落,并及时保存在手机或者电脑里。当然,也会主动搜索各种语料。
8 每个单元上完之后,都会对教材和课件进行查缺补漏,语音,单词,短语,句法结构,背景资料介绍,课文框架结构,写作方法和手段,内涵和思想……。
9 每天阅读新闻和外刊,会给学生补充一些热门词汇和表达。
10 也会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和学生分享学习的方法和窍门。比如说,一定要多输出,才能发现自己哪些不会说,然后记录下来,查询并记住或者记录下来,以后在阅读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地道的表达方式。
11 也会分享很多相关的文本和视频资料给学生。
12 写的活动方案,每次都会修改措辞或者具体内容,为了更加完整、合理。我有个同事,为了避免在课堂上拼写单词发生错误,在上课前会把一篇课文的所有单词都写一遍。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
1 多输出,多写多说,才能发现问题。
2 多点耐心查字典。
3 上网课需要专心投入,需要有意识地动用各种感官积极学习。
4 多整理归纳知识点。复习,也是帮助记忆。以后使用时,可以灵活调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