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学之光
感知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

感知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

作者: 不住不离之行者 | 来源:发表于2018-12-16 11:44 被阅读7次

一个女生化妆之后很漂亮,但是未化妆时不漂亮,她的美是真的吗?

我们换一个角度:一个女生穿某一套衣服显得很美,穿另外一套衣服却显得不美。那么这个美是衣服美,还是人美?

恩,你可能会说,这个和不同人的审美品位有关,有的人能接受这种借助工具装饰后的美,有的人只接受纯天然的美,好,我再问一个问题:

如果一个人在现实中看起来不美,但是在照片中显得很美,你觉得这种美是真的吗?再进一步,如果拍的照片不美,但是修完图以后显得美了,那么这种借助工具达成的美是真的吗?

如果是真的,那么这种修图的标准怎么拿捏?在你认为这仍然是个美人的前提下,你能接受多大程度的修图呢?

上面这些问题其实没有答案。因为人们喜欢美女不是为了去验证真伪,那样太傻了对不对?喜欢看美女是为了去体验那种美感,这中美会让自己感觉好一点。至于是否化了妆,是否修了图,甚至是否整了容,有那么重要吗?我觉得其实没有那么重要,感觉美不美可能更重要。

这就是这篇文章想说的观点:感知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我解释一下。

现代很多人家里都样猫和狗,甚至有人同时养猫和狗。那么小猫和小狗因为眼睛构造的不同,看到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只猫和一条狗看到的世界不一样,你觉得是猫看到的真,还是狗看到的是真?可能都不是真的吧。再比如蝙蝠没有眼睛,它是用超声波去感知世界的,所以蝙蝠感知到的世界肯定和人类用眼睛看到的世界肯定不同,请问哪一个是真的?可能都不是真的吧。

我们人类的眼睛能看到各种颜色,只因为眼睛的特殊构造。我们看到的颜色只是特定波长范围内的光波而已,因为我们看不到红外线和紫外线。我们能看见什么光波,看见什么颜色,这是若干年的自然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能看见的东西是有规定性的。眼镜这种感官进化出来的目的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为了让动物在大自然中适应环境。如果这个动物所处的生态位不需要看见物体的颜色,那他看到的世界就是黑白的,眼见不需要为实,有用就行。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什么样的美女是真美呀?

我们没有办法用真假去评判一个人的美,没有真美也没有假美,同样也没办法用真假去评判一切事物。比如我们说小说是假的,历史是真的。那么这种观点对吗?记录下来的历史真的和实际发生的事件一致吗?我们无从得知。所以真相是找不到的。记录历史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如果我们知道过去的一些人遇到过什么问题并且做过什么,那我们在未来遇到问题时就可以参考历史的经验去行动,行动是为了生存。历史不是为了敬仰先人,不是为了求真,历史是为了帮助我们在未来生存。

我记得多年以前还有舆论讨论明星整容这件事情能否接受,这种观点认为有的明星是人造的美,有的明星是天然的美。但是这些年来这种讨论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大家都慢慢接受了。

可能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从来都不是真的,看见不是为了求真,只是为了求存。


美女眼睛.jpg

相关文章

  • 感知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

    一个女生化妆之后很漂亮,但是未化妆时不漂亮,她的美是真的吗? 我们换一个角度:一个女生穿某一套衣服显得很美,穿另外...

  • 求存

    吴伯凡老师的课里面说,我们追求的是“求存而不是求真” 我不是很理解,求真也是为了求存,为了更好的生存?如果存在不是...

  • 我们的感知

    我们的感知,不是为求真而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而设定的。我们感知的是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人用自己的方式去感知客观...

  • 18(47)读书笔记

    这节课提出一个观点:所有物种都是为了求存,而不是为了求真。由此得出两个结论: 1、任何物种在形成自己的感知能力时遵...

  • 【伊文】思维模型:避免怀疑倾向——大脑最基本的法则

    人类的大脑是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而进化的,所以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叫做“最小作用力原则”,简单来说就是“能不...

  • 东岳先生归隐大课分享(2)| 知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

    东岳先生的课在混沌和喜马拉雅上都有。2年前开始接触。《物演通论》放弃下手,读过随笔篇《知鱼之乐》。2018.12....

  • 人生谎言

    王东岳老师说,人类的感知不是为了求知而设定的,而是为求存而设定的。人在睁开眼睛的瞬间,就已经扭曲了事实,而我们所“...

  • 误判心理学

    生物的演化(包括人类)是为了‘求存’而不是‘求真’,因此凡是利于生存方向的发展都比较好。反过来,即使是‘失真’,但...

  • 认识世界和人

    人是基因的载体,大自然的所有基因都是为了求存,而不是求真。我们所理解的世界,根本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只是这个世界经...

  • 每日读花语· 23 June 2017 Fri

    有些时候,旅行并不是为了观看,而是为了感知;并不是为了景致,而是为了灵性;并不是为了走过,而是为了经过……心与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感知不是为了求真,而是为了求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kqh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