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至少读1本书打卡860天
书名:《无处安放的同情》
分类:哲学
分享:
本书完整的题目是《无处安放的同情-关于全球化的道德思想实验》,作者德国的汉宁·里德,能写出这样一本哲学思想实验探讨的书,必然不是简单人物。
德国著名作家、翻译家,莱比锡图书奖得主,哲学家约阿希姆•里德之子,汉堡大学荣誉博士。著有《长长的影子》《笔记本》《征服者:20世纪的思想家》等作品,曾获2011年莱比锡图书奖。
他在这本书里围绕道德观、道德边界与地域的关系、以及一些社会现象(比如人们能对远处的不幸表示同情,但是却对眼前的困难视而不见等等)展开了思考和辩论,文中引经据典,引用了诸多西方哲学家和文学家的著作和观点(比如巴尔扎克、卢梭、蒙田、狄德罗等等)。他这一场哲学思考,其实没有定论,也没有什么方法论和具体步骤,但是的确能让在读书的我们会有新鲜的启发和后续的思考。
关于我们会对远处的不幸同情却忽略近处的不幸,大约是人性的体现——我们知道远处的不幸自己也做不了什么,所以愿意给出同情,而近处的不幸我们如果表现的过分同情,那岂不是要做些什么了。
对于社会来说,人们内心世界中的所想并非最重要。更重要的是,制约人们行为的原则,这些行为原则与内心情感来自不同的源头——不论情感本身在道德上是多么文明高尚。这一切导致人们对情感与行为做了严格的区分。
所以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感论,跟书名所暗示的正好相反,写的不是情感的理论而是行为的理论。事实表明,人们的情感与他们的行为处于两个不同的次元,这样的话,人们的私心倒是比舍己为人的行为更需要解释。相对于自私自利,宽容慷慨才是道德上一个更难解的谜。
上面这段是作者的论述,最后一句话似乎是在印证“人性本恶”,想想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要向善,从未被要求过向恶,但是长大以后恶性事件依然在发生,这是不是就是一种符合作者观点的体现呢?
我也不知道,就是觉得作为一个没怎么有哲学思维的人,像一个小学生一样坐在下面看书里这些大咖争论,虽然理解的不多,但莫名觉得很满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