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李老师告诉我们说,有一场有关运河文化的讲座,将于今天在江南溪望谷举行,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参加。因为名额有限,需要马上定下来。
看了下海报,《运河2500年》的作者沈晓玲老师,是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作协全委会委员,省特级教师等等,总之,是一个非常优秀的作者。有关运河,含有非常丰富、厚重的历史文化,自然值得去追寻。
这场家门口的讲座,必须不能错过呀。于是,马上跟同事调班,第一时间报了名。
今天,貌似是今年入夏以来气温最高的一天。中午,从空调房间出来,立即感觉周身被层层热浪包裹,让人瞬间有种无力呼吸的感觉。但一想到,一场美丽的约会正等着我们,内心竟自清凉了几分。
抬头看天,碧宇澄澈,蓝得不带一丝杂质。最妙的,是那朵朵白云,被压得低低的,似棉花糖般的软萌可亲,仿佛一伸手,就能摘下几朵来。
谈笑之间,车子很快就到了目的地。江南溪望谷,是临海小城的后花园,这里有山、有水,有绿树、还有古朴的房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像极了宫崎骏动画片里的夏天,让人心旌摇曳。

在江南溪望谷那美丽的乡村会客厅----溪山咖啡馆,我们有幸聆听了大咖老师的创作分享。

从查阅古籍,到走访运河沿线城市,以及许多博物馆,创作前期,就已经花了非常大的心血,做足了铺垫,历时四年方完成。
这是一部史实的描述。如果说长城是一撇,那么运河就是一捺,它是我们国家的金名片。四位编辑九审其稿,足可见其严谨性。
这又是一部可读性非常强的书。作者以散文的笔法,描绘了大运河的前世今生、重要城市、漕运文化,以及运河人家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等。其文字的优美,令人不忍释卷。
这也是中小学生的必读书目。运河的文化,也是一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它的发扬和传承,更需要新生代的力量。
沈老师人如其名,非常温婉。她的讲述,也是不疾不徐,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让人受益匪浅。
另外,沈老师还和在场的作家们分享了一招写作小窍门。她说,文章的题目很重要,这是吸引人的首要条件。这一点,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窃以为,如果将一本书比作一个人,那么,书名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面。长得俏,首先就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让人家愿意与其交往。当然,光有好听的书名还不行,内容更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内涵,也不能留住读者。
在沈老师看来,好的作品,应当立意高远,大气与细腻结合,有情感的带入,最好还能图文并茂。受教了。
抽个时间,好好拜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