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地是有限的,一片土地发挥其最大效能能养育承载多少人口,这是有限的,而土地本身亦需涵养与恢复,我们常把大地比做母亲,而这个母亲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不能总是出产生育,正如古人所讲,不可涸泽而渔,不可焚林而猎。因此土地是宝贵的,正因其宝贵,所以需规划好,有度量地,有计划地,珍惜地,生态化地使用。吃子孙饭,粗犷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地换取农业经济暂时的表面的丰收与繁荣,总有危险的一天,正如习总书记说的,"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2.从战略角度,从城市与农村的关系角度来考虑。①有的专家提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应该是从农民所应享受的诸如医疗、教育、养老待遇方面,从农村、农民所应拥有的公民基本权利方面,但肯定不是去农业化,去农村化,去农民化。
②在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今天,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恢复农业本身所应具备的生态化,自然属性与无公害化。应该承认,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水利工程与化学技术、生物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的产量增加了若干倍,但农业产品的质地如何呢?农药残留,转基因,激素催熟速成,地下水干涸,土地硬结化,等问题很快又刺痛了人们的神经。
③事实上原始农业的种子都很难再寻找,土地上的植物种类也少了很多,恐怕野生动物系统也遭到了破坏,拿河北衡水来说,比如野兔恐怕没那么多了,再如夏天的蝉鸣不如那些年响亮与持欠,还有雨后的蛙叫声,秋后的蝈蝈声,也似乎有些低哑。这些年农业的生态系统进入了一个怪圈。
④水利方面,地面上的河渠前几年是臭水,污染水,有的甚至干涸,村里的池塘多年无水,土井早也干了很多年。农村用上了自来水,似乎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假如发生自然灾害或战争供电出了问题,有上半月人们的吃水将是问题!
⑤假如战争,大城市的人口将有向农村回流现象,那么农村如何来承载这些人的生存?再一方面,人口,尤其青壮年都集中在城市,如果战争,(现代战争的残酷性与毁灭性之可怕,也许超出了我们的想向,)对于种族的损失将是巨大的,甚至灭绝性的。
3.留住乡愁与保持特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留住乡愁,与不忘初心一样,一方面不应该破坏这一方水土所具有的自然养育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这一方水土上所孕育的文化与故事需要传承、发展和继续书写。农村文明,是极具包容性与孕育性的一种文明,无谁历史与生产力如何发展,她既是根本,也是希望,因此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因素,抓住主干与线索,逆势砥砺,顺势而为。
①争取人才与资金
②坚实与拓宽交通,紧密沟通城市与小城镇、新农村的人流、物流。
③科学谋划农村的医疗、教育、养老
④拿出保障水利与涵养土地的办法,甚至绿化及清新的空气,使土地与田野更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更具有消化或转化人类活动垃圾的能力。
⑤挖掘并保护农业、农村文化;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解决就业的同时,想法提高农民素质,即身体素质,思想素质,行为素质!
⑥改造空心村,盘活土地,将"人居"重心从城市引导回新农村或小城镇。
让新农村与小城镇成为国家发展与强大的星火燎原势之强大动力源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