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儿子的日常,常常是这样的:当他不爱吃某种水果的时候,我会说:“这可是月月(儿子的好朋友)最爱吃的水果哦。”
当儿子不想自己穿鞋的时候,我会说:“月月都已经会自己穿鞋了呢,月月一下子就把鞋子穿好了。”
当我想让儿子安静一会儿的时候,我会说:“这个时候月月应该在安静的坐着读绘本了吧。”
等等。
昨天朋友来家里玩,她看我这样教育儿子,疑惑的问我:“你都没有学习一些育儿的知识吗?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比。”
我怎么会没有看育儿的书籍、学习育儿知识呢?我怎么会不知道不能总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对比呢?
可是,我以为我的方式并不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对比呀?
我小时候我妈对我说的,常常是:“你看看小秋,人家都已经在地里干活了,你还在睡觉?”、“你看看小秋,人家地都翻了一大片了……”。
而我的方式是以他的好朋友来激励他,不是对比。朋友说:“那以后呢?你会不会说你看这题,人家月月都会做的,你怎么就不会?”
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孩子小小的心灵不懂得这样的对比,可能知道“我也要这样做”。但对于“为什么也要这样做”却没有半点思考。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我的性格里有自卑的成分。小时候我的家庭条件在当地也算好的,我的学习成绩也一直很优秀,论长相也不至于需要自卑的程度。但就是胆小,不敢与人对视,害怕陌生人。
现在想想,可能就与我妈的唠叨有关吧。她总是拿村里的小秋来“激励”我,每次教育我的时候总有一句多余的话,比如教育我不能浪费粮食,她会说:“把饭吃完。老天高高看着呢!”
教育我要勤劳的时候,妈妈会说:“你看看小秋都……”。
因为小秋的父母体弱多病,所以,小秋从小就承担起了家里大部分的农活。而我妈每次喊我起床、让我干活、让我吃饭睡觉,等等,都让我“看看小秋”。
那时只觉得妈妈那么喜欢小秋,为什么不拿她来当自己的女儿。现在想想,妈妈口中的小秋,可能才是导致我自卑的根源。
而反省我自己教育儿子呢?还不是一样的,每次都要“看看月月”。
都说妈妈对女儿的教育很关键,因为可能你在教育的不仅仅只是你的女儿。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我能把我妈教育我的方式用来教育我的儿子。
同样的,那些我受过的伤,我的儿子也会承受一遍。
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超过学校教育。而我们做父母的需要常常反省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与不好,都要有所察觉,不要等到孩子长大的时候才恍然大悟。那个时候孩子自己纠正、疗伤,都要付出更多心血。
我常常觉得,父母对于孩子,生和养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我们最应该重视的事情是教育,教育出一个积极、客观、健康的孩子,才是合格的父母。
![](https://img.haomeiwen.com/i8019650/28ec72259ff85601.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