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过日子、经商办企业、治国管社稷,都得关注一个数据:CPI。
CPI上去,意味着消费者买同样的物品支出更多,在收入不能跑赢CPI的情况下,相当于手头的钱贬值,何况吃穿用度乃是真正的刚需,只能眼睁睁看着收入付之东流;意味着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包括原材料采购成本和财务费用等,直接挤压利润空间,稍有不慎,可能就陷入困境了;意味着有关部门要考虑“米袋子”、“菜篮子”等直接关乎民生的问题,还要考虑因此而造成的市场主体的逃逸、工作岗位的消解等复杂问题,稍有不慎,任由CPI持续高企,还可能导致百业之凋敝和民心之怨怼。
就在刚刚过去的5月份,世界各地的CPI数据陆续出炉。有人按照严重程度将一些比较主要或比较活跃的经济体的CPI指数由低到高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平稳区(3%以下)。包括CHN、VIE、SUI。
——波动区(5%-8%)。包括FRA、KOR、MLT、ITA、IND、FIN、THA、GER等。
——“叫苦连天”区(8%-10%)。包括欧元区、POR、IRL、 ESP、USA、LUX、BEL等。
——“水深火热”区(10%-30%)。包括NED、GRE、SVK、GEO、LAT、 RUS、LTU、EST。
——“躺平”区(30%-70%)。主要是SRI。
——“魔幻”区(70%以上)。主要是指TUR。
总体看,具有如下特点:一是在主要的经济体中,大部分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二是相对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均受影响;三是资源能源比较丰富和对资源能源需求比较旺盛的经济实体均有影响。由此可见,CPI走高,具有广泛性。
一般来说,当CPI在2%左右属于比较温和的,而一旦达到或超过5%,就算比较严重了,容易滋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继续攀高,且持续高企,甚至还会形成和演化为一系列对现有秩序产生破坏性影响的事端。
这次的CPI全球性地上升,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短缺”造成的。原材料短缺、粮食短缺、商品短缺......而短缺的背后是供应链的阻滞与断裂。如果进一步追问,又是因为什么呢?
——COVID-19经由Alpha到Delta再到Omicron的变异,已经持续两年半,造成了客观上全球范围内人流、物流体系的不畅。
——以USA为代表,包括EC、JPN、AUS、CAN、GBR等在内的“泛西方”国家动辄挥舞sanction的大棒以及由此形成的相互对峙,直接减少如IRI、VEN、RUS等石油输出国的石油输出,导致价格飙涨进而推升企业成本,而相互加征关税也推高了价格,倘若是发生在两个最大的经济体之间,这种伤害性就会进一步放大。
——RUS与UKR两个世家兄弟闹翻之后大打出手,NATO、EU、USA等大大小小40多个把兄弟联合起来对RUS实施一轮又一轮,几乎360度无死角的全方位sanction,恰恰RUS盛产石油、天然气、煤炭、化肥、粮食等,这些东西其实也是那些挥舞大棒者需要的,而且需求量遥遥领先,但是它们就是要干“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蠢事。至于与RUS对垒的UKR拥有世界上三大广袤的黑土地之一,也是和RUS一样的粮食出口国。炮火纷飞之下,几百万人逃离了家园,留下的人战战兢兢,也就荒废了农事。
眼下才6月份,接下来是夏天,入秋之后的欧陆会怎么样?谁知道呢。那时纬度比较高的欧陆几亿人会需要大量的天然气;那时的UKR秋收也许难有好收成。
USA的CPI5月份同比达到了8.6%,是40多年来的最高水平,这引起了一些人尤其是低收入者的不满。因此,他们制定了一个计划,就是在2024年——也就是用两年时间——把CPI恢复到2%。既然有了这个所谓的“坚决承诺”,于是,北京时间6月16日凌晨02:00,USA的有关机构公布了最新的利率决议,即把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1.50%-1.75%区间,这是1994年来最大幅度的加息。而且,他们还认为,持续加息是适当的。由此可见,目前的基准利率与CPI之间,还有比较大的“剪刀差”,如果不能持续加息,就根本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回到咱们这里,虽然目前的CPI数据是2.1%,相对比较温和,但长远看,在世界一体化的背景下,内生性的和输入性的风险也是存在的,情况也是不容乐观的,必须防微杜渐,做到未雨绸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