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些材料,发现去年冬天应付老师的读书笔记,随便看了看,觉得有一小篇值得放在这里。
疫情在家期间,买的一本书。并没有读的特别仔细,但确实有很多好玩的文章可以拿出来讲。
贾平凹是陕西的作家,十分的高产。他的文字既可以有凛冽与魔幻,又可以细腻与温柔。在《废都》中,他对本土人有所描写,开篇即使虚构的主人公在众人面前狰狞地消失,并在后文以近似冷漠的手笔来叙述所虚构的故事。在《自在独行中》,贾平凹作为一个温柔的人,记录下了他的生活与对人生的感悟。有一篇特别好玩的文章,叫《笑口常开》,举其中一个故事:领导开会时抓了抓脖子,讲:“还以为是虱子哩。”我低头瞅瞅:“我还以为不是个虱子哩!”会后领导去风景区旅游,而我被命令返回,列车上买一个鸡爪边啃边想,不禁乐儿开笑。正是这种细小的片段,构成了整篇文章,贾平凹是一位善于发现的作家,这本书也通过对很多细微事物的描写来讲述自己内心的故事。
我很敬佩贾平凹的是他在经历很多事情后不会像很多文人一样执笔愤书天下不公,他更愿意去将这些坎坷当作趣事,聊以自慰。他也郁闷过,他感觉到孤独,有给过一位大师写过信,试问是否有相同感触(盲猜余秋雨),那位大师也只是回了八个字:圣贤庸行,大人小心。很简单很直白的八个字,但确实适用于很多情况。
同样的,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余华、王小波、铁凝等等,他们的书都很好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