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教育
最近几天,岳父住院了。他的小孙女暂时在我们家住。妻子负责每一天孩子作业的辅导。
这个小女孩做作业有一个习惯。每做一道题就要问一下。不管会不会做,每一道题都要问,似乎不问就踏实。这样做,表面上孩子完成了作业,其实,是大人完成了作业。这个过程孩子没有任何的思维活动,如果有,就是想着怎么问家长,让家长给她说答案。这种方式会让刚进入一年级的孩子误以为,作业都是这样做,容易养成懒惰和依靠的习惯。岳父对这个孩子的教育特别的上心,每一天晚上都要认真的督促。岳父陪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写作业。孩子特别爱问,只要问,岳父会告诉孩子答案。在老人的意识中,孩子只要写字,就是认真学习。爱问问题,更是好习惯。岳父特别喜欢让孙女问他。
我感觉这种方式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思维的培养不利。我坚决让这个孩子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可是,她习惯了做一道问一道,每一天的作业都在不断地询问中断断续续的做完。我用惩罚的方式让她不要再问,一次性做完作业后再问。也许惩罚起到作用,她在做作业的时候,不再问问题。但是,她的作业中,她只是做一点很简单的题目,稍微有一点需要动脑子的地方,她坚决不做。你给她讲的时候,她看似很认真的听着,最后还是什么不会,只有你告诉答案。她需要的是答案,而不是解题的过程。我察觉到她的整个学习没有任何的思维活动在内,充其量只是人坐在听课的地方。我现在需要慢慢的调整这种没有思维存在的学习方式,让孩子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让学习变成思维的体操。
我也可以的关注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我发现很多的学生存在是机械式的学习,学习的过程没有思维的存在。这种学生在课堂是认真地听讲,课后是努力的学习,成绩就是提升不了。这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记忆特别的感兴趣,他们习惯于通过记忆去记住知识。他们不习惯思考知识之间的练习,不习惯于主动地学习,不习惯于反思性的学习。没有思维存在的学习,会随着学习科目的增加而学的越差,也随着压力越大,成绩越不如意。
我们很多老师的课堂上是一种没有思维活动的课堂。我们的课堂只是知识的堆积,教学任务的完成,学习目标的达成,而很少考虑一堂课中学习思维的提升。我也感觉到一个好的老师,就是让孩子的思维能够发展的老师,也就是让学生学习越来越活的老师,而很多的老师会把学生教的越来越厌学。一个好的课堂,可以没有完整的环节,可以没有花哨的形式,可以没有学生整齐划一的学会,但是一定不能够缺少学生思维的参与,思维的发展。
让思维在课堂中得到发展,不要让课堂成为思维发展的绊脚石。
分享:
0
喜欢
阅读(32)┊ 评论 (0)┊ 收藏(0) ┊已有1人转载▼ ┊ 喜欢▼ ┊打印
前一篇:壮壮的诊疗报告
后一篇:老师最需要法治教育
做第一个评论者吧!
发评论
追求生命的本色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壮壮的诊疗报告
后一篇 >老师最需要法治教育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欢迎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