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疏,道也;而非堵也

疏,道也;而非堵也

作者: 芳菲_岁月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22:50 被阅读0次

      哲学中关于是非的理论:是就是不是,不是就是是。当时在理解这个观点是话费了很久的心思。在不断的成长与生活中越来越理解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最近一周外出学习的时间远远大于教学时间,因此班级管理也出现了松懈,同时班级中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寒!万事并不是凭空捏造,而是长时间积累而至,对于班级出现的种种问题,也是如此。一直以为自己带的班级只是一年。因此在处理很多事情特别是需要跟家长沟通交流时就得过且过,因为很多家长总是把老师们想的太阴暗,太复杂,这也是我不愿意跟家长们接触频繁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但是,当学生出现问题。如果仅仅只是在学校简单的责备和训斥,而不告知家长,根本就是隔靴捎痒,无济于事。孩子们很聪明,特别是一连跟班多年,学生对于老师的性情,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也熟知于心,他们知道老师只会简单的责备几句,严重的也顶多是跟着值日生打扫卫生,因此并不会有多么严重…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此中后果不再畏惧,更有甚者认为老师也不过是这两把刷子,不会拿我怎样,所以胆大妄为,导致问题愈演愈烈…

      班里一个孩子在升入三年级后出现了逆反的心理,况且性格暴躁,遇事不冷静,手里抓到什么就扔,砸…今天竟然为了一点小时事对一个女生大打出手,班干部劝架,他拿起凳子就要砸,幸亏上课铃响起,他才冷静了下来,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孩子跑去告诉我时,恼火一下子迅猛高升,立马掏出手机让他家长来。其实在这之前,他就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一次值日,有个学生跟他闹着玩,他气急败坏,把周围的桌椅凳子全都推到,当时正值的周五,周一学生来到时才告诉我,当时问清原因后,就严厉的批评了,但是没有和家长沟通!如果那一次就让家长来校了解情况的话,或许他的性子会有所收敛,而不知于这一次的情况出现!

      家长来到之后,我让他把情况告知了家长。然后分析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家长把孩子训斥了一番,然后我让他去教室给家长单独聊了一下,她说孩子在家有时就会给自己的爷爷奶奶顶嘴,耍横!但是孩子爸爸对他要求特别严,在爸爸跟前跟一个小猫似的,完全判若两人!

      区区一个三年级的孩子,年纪9岁左右,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也影射给我们了一个严重的家庭问题。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从这里或许也可以得出,孩子在严厉的爸爸面前。不是真正的心服口服,而是出于畏惧胆怯而不敢吱声…但是久而久之,恶性循环,当矛盾再一次出现,此时又没有害怕的对象出现的时候,他就会如猛虎般凶猛,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遇到问题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方法与途径解决,压迫于阻止不是途径,问题解决在于疏而不在于堵!

疏,道也;而非堵也

相关文章

  • 疏,道也;而非堵也

    哲学中关于是非的理论:是就是不是,不是就是是。当时在理解这个观点是话费了很久的心思。在不断的成长与生活中越...

  • 随记

    对于洪水来说,宜疏不宜堵。对于民怨来说,也宜疏不宜堵!堵则后患无穷!

  • 有梦

    日有所思 夜有所梦, 思者惑也, 惑者顿也, 顿者痛也, 痛者堵也, 堵者疏也, 疏者术也, 术者习也, 习者学也...

  • 堵不如疏

    堵不如疏 治理洪水有两法:堵和疏。禹之父用“堵",失败被杀;大禹用疏法,功成而王。故治世之道,堵不如疏也。 在中国...

  • 疏?堵?

    刚看见有关部门打击网约车出租车擅自运营的通知,我这里好友访问量50多人,这是大家关心关注的事情。建议,数据...

  • 堵与疏

    中国古人的智慧全在于巧,顺应自然而不是违背自然,例如天下闻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比起现在的拦河大坝不知高...

  • “疏”与“堵”

    这几天脑子老想着大禹父子治水的故事。 上古时期洪水泛滥,鲧做为上帝的一个天神,不忍心看到百姓的受苦,偷了天帝的宝物...

  • 堵与疏

    对于堵与疏的道理,一般人都很明白。有些人还不大清楚,是因为他们所面临的事物太多、太复杂、太重要、工作很忙,没有时间...

  • 疏胜于堵

    假设你刚从超市回家,车上装满了冷冻食品,需要尽快拿进屋里去,但你两岁半的儿子却在哭闹,因为他想继续留在车里玩。 你...

  • 疏与堵

    最开始人们为了防止洪水的时候总是想着要把水堵住,不要水出现,但是水越来越多,根本堵不住,最终形成大洪水。 大禹来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疏,道也;而非堵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zr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