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罢早餐,距离体温检测时间还有十分钟,便坐在门房处,从桌上顺手拿过来一本《读者》,打开封面,卷首有篇文章,题目“走向佳处”引起了我阅读的兴趣。此文篇幅不长,一千多字,但是,让我感触颇深。
生活毕竟不得已的时候颇多,比如,回到家里,因为柴米油盐,不免和老婆孩子吵吵嚷嚷;来到单位,因为班里一大群孩子调皮捣蛋,弄得郁闷交加,愤懑攻心;有时走在路上,因为疾驰而过的车辆卷起了泥巴灰尘,弄得整个人灰头土脸,不成怂样;更有甚者,因为无端误会让你有口难辩。如此的事情举不胜举。当这些不得已来临之际,我们是把一切不悦沉沉的压在心里还是豁达淡然处之?作为一个极其普通的人,大都是自己的不悦自己吞,真正能够做到不屑一顾的人不在多数。《走向佳处》让我顿然醒悟,当不得已来临之际,我们可以独自出去走走,走走蜿蜒盘旋直插云霄的山路,趟趟水流潺潺绵延不绝的河边,游游山花烂漫的桃林杏森,听听街市车水马龙的喧嚣,一瞬间,之前的不悦荡然无存。
走,不就是排解的另一种方式。
当我们内心充满烦恼的时候,出去走走,不一定盼望着、盼望着走向佳处,我们可以漫无边际地走向远方,远方在哪里?其实,谁也不知道,谁也不知道究竟能走多远,但我们完全可以确信,远方终归有我们想要的东西,人生何处无芳草,人这一辈子,日夜行走在路上。我们不是身走,就是心走。我们在日夜兼程的时候,在我们的体内,纵横接壤的血管里,血脉在静静地流淌;在我们起伏的胸口上,心脏在有节奏的跳跃;在我们的气管里,气息呼吸;还有在我们的大脑里,梦在上演。
人就是一个动体。人的方向就在前方,前方也是人的归宿。走向前方,是我们生命的永恒。走向前方,也是我们生存需要研究的课题。只有不惧怕走向前方的脚步,才能把路拉伸。有些人不走前方,是因为这些人对前方的奢望过高。不要想着每一次行走都必须得到什么,只有不想得到的努力才有可能真正得到,因为欲望过高的时候,极有可能会把行走的路线改变。
如果你被掠夺的一贫如洗,如果你被羞辱的一文不值,那你还站着等什么,看什么,你可以义无反顾地奔往前方。人对未知的东西总是怀着质疑和问难,重现实是每个人生命的基本色调,在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可以暂时把这种冲突放一放,然后一个人向前方走去,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人生的佳境就在前方不远处。生命就是这样奇妙,正当差一步就可以达到目的地的时候,突然脚步停了下来。
人最后的一步不是停了下来,而是换了一个身份,到另外一个世界继续行走。走向前方,前方在哪里?前方有什么?谁也不知道,谁也根本无法知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