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儿子有正事找我,随后我们聊天,不知道说到什么,他突然说了句:“妈妈,作为毕业生,我向你这所母校致敬!”
当时我一愣,没有反应过来,随即哈哈大笑问:“为什么?”
他说:“妈妈,你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在原则之内我是很自由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8392/989929f0bcc72910.png)
《正面管教》里有个核心理念-和善而坚定的养育法则。
国学大师南怀瑾曾经说过:一个人最重要的教育是母教,因为孩子在接触老师之前,最先接触的是自己的妈妈。
《卡尔威特的教育》里提到: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而是应该在家庭里由母亲开始。
最初的约束力是来自身边最亲近的人,只有身边这个人善良、公正和有责任感,他会把这一美德传授下去,孩子是可以和能够被教育的。
人的个性,像树的年轮,是一圈又一圈的发展的。婴儿的一圈代表爱与享受;孩童的一圈代表创作与幻想;少年的一圈是玩耍和嬉戏;青年的一圈是情爱和探索;成年人的一圈则象征现实与责任。其中任何一圈未完成,这个人的个性就会负伤,不会善始善终。
作为母校的校长,我有一本教育葵花宝典:
1.孩子从小被剥夺了天真之心,享受单纯生活的权利,就会在个性上造成难以弥补的裂痕。一个不会享受生活、享受自己的人,根本不可能成为一个幸福的人。
2.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并非控诉和指责
父母在表达自己感受时,应该采取合理方式和语气,否则孩子会以为是言不由衷。采用了正确的方式,让孩子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也让孩子感受到了父母对他的爱,由此他就懂得了理解和尊重父母。
3.孩子非常需要关注和认可,当孩子做错事时,我们应该提醒和纠正他们,一旦他们改正错误,养成了好习惯后,更应该给他们足够的肯定,并使他们对自己的正确行为有信心,并有足够的兴趣去巩固自己的成果。
4.让孩子懂得世界不是以他为中心。
训练孩子的耐心,首先自己就要有耐心。当孩子不停哭闹强迫父母满足他的要求时,父母一定要沉住气,提醒自己正在对孩子进行训练。只有自己有了耐心才可能把孩子培养成有耐心的人。
5.给孩子足够的准备,充足的时间,更会使他加快做事某件事的速度,因为孩子在父母的宽容下,反而会对自己严格起来。
无论开始是学习还是要出门,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做准备,不单是物质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6.培养孩子敢于接受生活总的失望及失败的勇气放在重要的位置,做到不依赖别人,不依赖别人的怜悯。
平静地对待孩子失望的现实,对孩子施展好的影响,会使孩子更容易接受失望,迎接希望。
7.诚实、勇敢、自律、忠诚、可信,无论是在家庭和学校,孩子们都在有意无意地接受这些价值观的熏陶。它是一种行为法则,是孩子们必须从小建立起来的良好品质。
8.责任心与能力比知识性的技能更为重要,如果不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即使将来有丰富的知识和很好的技巧,也不可能充分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
9.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并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只有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一个人才可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就。
。。。。。。
![](https://img.haomeiwen.com/i3928392/2c69091a64d6b866.png)
我把这些内容记录在笔记上,反复翻看,就好像透析一般,把原生家庭的教育模式硬生生地替换掉。
当我们思维改变了,建立新的思维,那么新的习惯和行动就会出现。
自从出现“原生家庭”这一词语,它成了众多人不愿意改变自我的借口,把所有的问题抛给了父母当年的养育模式。
我们自己成为父母后,我们是有能力切断原来的养育模式,让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尊重充满爱和科学的养育氛围内。我们可以修改“教案”,或者重新编写“教案”,这也是我们给与孩子最好的财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