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语言文字”自身不带刀枪,但为什么可以影响心情,让人陷入愤怒、烦躁、焦虑、痛苦挣扎中?
答:因为语言虽然只是符号概念,但是与意义相联,人听到的是语言,理解的却是它传达的意义。如果你盯着某个字看久一会儿,你会发现它的结构变得很陌生,因为这时你关注的是它的表相,而非意义了。可见人脑在平时处理的不是文字的表相,而是它的意义。用语言文字来传达意义,意义才能被记载下来,才能在说话写字的人死了以后,这个意义仍然能够传播,人类文明才能代代推进。否则就像亚马逊丛林里的原始人,所有的技术和经验只能靠口传,如果当事人没来得及传下来,下一代人还得从零开始。
正因为如此,语言文字与人类生活牢牢地绑定在了一起。它当然可以影响人的心情,如果它说“有虎”,所有原始人都会魂飞魄散,人们怕的不是虎这个字,而是这个字表达的虎这个实物。接下来,亮点来了,如果原始人不想受虎这个字影响,他该怎么做呢?
那就是摘开虎这个字与老虎本身的对应关系,比如把家猫叫作虎,天天这么喊猫,再听到虎这个字时,人们也就不会马上逃跑了,而是先看看是喊猫还是喊真虎,再做决定。如果再给虎另起个名,比如叫猫,那就摘的更彻底了,人们就会一听到喊猫就魂飞魄散,而听到喊虎却心底充满柔情。
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叫操作性条件反射,公司管理上的奖惩制度就是利用的这个原理。公司管理人员未必知道这个概念,但是都在不自觉地使用。新入职的员工很快就会让自己的行为顺从这个制度,或者并无制度而只是潜规则,由领导的行为或语言表现出来,员工的情绪也就被操纵了。比如领导每次要扣你奖金前,都会把你叫到办公室,请你喝杯咖啡,那么每次只要你一被领导叫去喝咖啡,你就紧张而绝不会有喝咖啡的享受感。这个条件反射是你不能破解的,因为你不可能喜欢罚钱。要破解,只能改变自己的行为,于是领导实现了他的管理。而你改变了行为以后,也就不再被罚,你也就不再有负面情绪,对喝咖啡这三个字也就不紧张了。你解决了情绪问题,实现了被管理。如果你一直有情绪,说明你一直不想被管理,不认同对方的领导。不认同领导,有的人就离职了。有的人为了生活可能还得坚持,他可以这么做:
当对方说的话很难听时,可以通过摘开他的话与他表达的内容的关联,来实现自己心情的平静。比如,对方说你是个不负责任的人,你可以想象在心里把“不负责任”这几个字一笔一画地写一遍,然后盯着它看,直到发现它毫无意义,支离破碎,你也就不受它的影响了。(神意通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