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QQ空间里有一个专属的游玩相册,给它取名为《走走停停》,习惯把到处玩耍的照片往里塞,偶尔翻看也能当成足迹,清楚地回忆起那时的心情和有趣的事儿。
去白鹿镇是16年11月份的事了,时隔两年,却像前不久才发生的事。
幸福是刹那的感受,痛苦是延续性的,可我认为幸福也是一种持续性感受,关键在于你愿意沉浸在里面多久。
一、
去彭州玩,得益于结识了一个本地的学弟,他认为彼此关系到位,相处不厌,所以被动邀请我们去玩。
去之前,他让我们做好在山上住宿没电而且各种不方便的心理准备,到后果不其然,但好喜欢。
作为朋友,他很值得来往,毕竟周五到彭州的晚上就带我们去蹭了一顿他妈妈请吃的串串,看在串串的面子上,从此对他礼让三分。
二、
白鹿镇之上有一座山,属于半开发状态,因为当年地震,进入了荒废期,山路蜿蜒,没有特别的景致。
山上除了两户隐逸人家,一个学弟舅公偶尔上山住的房屋之外,什么都没有,上山的人极少。
地震遗址我们周六一早去菜市场和超市买好在山上一天一夜的所需物品,坐车来到白鹿镇,学弟的外婆帮忙找到一辆载我们上山的面包车。
没想到的是,为了尽好地主之谊,学弟外婆也和我们一同在山上待了一天一夜,为我们做引导,找棉被。
这一家人实在是太友好!
又窄又弯又陡的山路,十分佩服开车的老司机上山的路陡峭、狭窄,在开车师傅的高超车技下,我们也体验了一回在崖边坐碰碰车的感觉,刺激。
其中一个同伴晕车,一直处于萎靡状态,但一下车,就开始放飞自我,拿着一根棍子,扮演起了江湖大侠。
深受金庸武侠的影响,问过身边的朋友,我们大多有过劫富济贫的侠客梦,以棍棒为刀剑,草木皆为匪兵,开启决胜之战。
进入山野环境,三五好友相伴,也会忍不住露出自己二的一面。
当一个人愿意把她隐藏的一面展露在你面前的时候,那你们就可以真的相伴走一程了。
三、
山野密林,零星三座房屋,几个隐逸生活的人。
一对老父老妻,门前种了一地已经枯萎了的桔梗花;一个老迈的守庙人,房屋里有几尊石刻,旁边有一副用胶纸掩盖起来的棺材,一只对陌生人产生警惕的狗。
还有一座偶尔冒出炊烟的半闲置房屋,支撑的柱子都已经发芽。山上潮湿,简单的家置也已发霉。
我们几人入住,一顿收拾,接着半边山闲转,因为遭遇马蜂,它们在头顶上成群旋转,心跳、大叫,终于给这座山打破了一点儿平静。
往山顶的路被野草封住了,我们全程摸索前进,发现小片种植的黄连、长着刺的野果。
很多掉落的松果和野雏菊。
女生对这种天然美的东西大多没有什么抵抗力吧。
我们沿路采植物做花环,捡松果,完全把上山顶的事忘在了脑后。
主要还是前路艰险,不小心招惹到的马蜂们太厉害。匹敌不了,就躲。
最后我还特意捡了一袋松果回学校,人体花艺的时候,用美好的它们做了一个特别low的作品。
四、
很快到了晚上,站在门前远看,几点亮光而已。
打着手电做饭,初展下厨手艺,第一次吃大家合伙做的相互嫌弃的饭,有种快乐的满足感。
饭后直接在屋子前生了一堆火,烤红薯,聊天吃零食,然后窝在床上借着电筒的亮光打牌。
也许是填补了我对隐逸生活的想象,所以对这一天的印象特别深。
这是特殊的一天,愉悦的一天。
那一片枯萎的桔梗花够记一辈子了。
五、
第二天临近中午,提前联系好的车接我们下山。
11月份的阳光撒在身上暖洋洋的,透过树枝光影斑驳,银杏叶透黄。
几棵大树下,铺了一层金黄的叶子,来往游客舍不得移开身,捧起叶子,为美照制造飘落的背景。
小镇主打法国风情,全是欧式建筑,还有一个天主教堂,当天碰见几对新人拍摄婚纱照。
笑靥如花,幸福洋溢。
梧桐作为行道树整齐并列,相互成全,这里是一个拍照的好地方。
两天一夜的游玩时间,离开时各有所恋。
注视着生活中获得的悲喜,收藏着每一次的小清欢。
写在最后
不怕人笑话,我真的想过隐逸生活。
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百度网盘里保存的电影是《小森》,隔段时间听的歌是《农夫渔夫》,摘抄本里大篇幅记录着梭罗的《瓦尔登湖》……
讲真,对重复的两点一线生活感到绝望。
惧怕迎来白天,一年浓缩成一天。
在寻常日子里,为了唱响心中的歌也只能尽力而为!
—END—
作者:荷染午后,精分双子座一枚,不安现状,渴望拥有自己的小江湖。除了不爱的都是喜欢的,学习刀画一年,想通过手绘钥匙扣做点副业,靠记录日常增长文笔。就是要画、就是要写、就是要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