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看过一则小故事:两位刚毕业的女大学生,任职于同一家单位的同一个部门,A做事勤快,打扫办公室里的卫生、帮同事端茶倒水等。总之,凡事有求必应,尽力做到让大家都满意,B相对就懒了很多,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会随意的应允别人的请求。
起初,同事们都夸A勤快懂事,A帮他们做了事,都会客套的说一声谢谢,时间久了,大家都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事,A成了他们眼中的打杂小妹,用起来毫不手软,语气里也没有了当初的客气。
B相比A轻松多了,都知道B不好说话,谁也不会轻易地用她。
最近几天,A因为身体不舒服,自己的任务又一大堆,哪还有精力帮同事们的忙,尽管她向大家做了解释,然而,并没有人买她的账。
这天,B意外的打扫了办公室卫生,还主动提出帮同事倒茶水,弄得同事们个个都受宠若惊,夸B做人真实不做作,不像A就会装模作样,三天的热度,瞬间跑的无影无踪。
A觉得非常委屈,自己之前帮他们那么多忙,被他们任意的呼来喝去都毫无怨言,却抵不上B打一次水,我也是人,也有精力不济的时候,又不是故意偷懒,怎么就没人体谅一下我,不过就是两天的时间,不必这么刻薄的急于下定论吧。
A越来越发现,自己帮了他们的忙,只要有一点令他们不满意,就会换来一顿呵斥,更别提自己拒绝帮助他们了,反倒是B偶尔出一次力,他们却对她十分客气。B说自己忙那就是真的忙,A说忙那就是在找借口。
A原想做到令大家都满意,面对别人的请求从不说“不”,反倒骄纵了大家,让大家觉得她就是一个供人随意差遣的打杂丫环,柿子挑软的捏可以说是人的共性。
B比A聪明,做事懂得拿捏,懂得不经意间的帮助才显得弥足珍贵,人非圣人,精力都是有限的,谁也保证不了每天都能精力充沛的完成大负荷的劳动,纵使是机器也有罢工的时候,更何况人呢?
一个人不吝惜自己的体力,别人自然不会珍爱你,你不好意思说的“不”,在你眼里是善良、大度的表现,在别人眼里就变成了“廉价”的象征,没有度的善良就是愚善,换来的自然是别人恣意的消遣。
活着,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一千个人会有一千种想法,你又有多大的能力让每一个人都对你满意,无论你做的再好,总会有一些意见相悖的声音出现。刻意的取悦不但容易让自己丧失原则,迷失自我,更易让别人看轻你,累了自己又吃力不讨好,何必呢?
席慕蓉在《成长的痕迹》里写道:人的一生应该为自己而活,应该喜欢自己,也不要太在意别人怎么看我,或者别人怎么想我。其实,别人如何衡量你也全在于你自己如何衡量自己。
活着,最重要的就是做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生活,有的人表面风光,暗地里却不知流了多少眼泪;有的人看似生活窘迫,实际上却过得潇洒快活。
幸福没有标准的答案,快乐也不止一条道路;收回羡慕别人的目光,反观自己的内心。自己喜欢的日子,就是最好的日子;自己喜欢的活法,就是最好的活法。
有时间取悦别人倒不如正视自我,要明白把自己抬得过高,别人未必仰视你;把自己摆得过低,别人未必尊重你;没有人是完美的,无须遮掩自己的缺失。做人要能抬头,更要能低头。
一仰一俯之间,不仅是一个姿势,更是一种态度、一种品质。逆境时抬头是一种勇气和信心;顺境时低头是一种冷静和低调。做人要有力争上游的勇气,更要有愿意低头的大气....
善良而有原则、谦逊而有度、知世故而不世故,这大概就是做人的最高标准,而不断的修炼和提升自己才是活着的真正意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