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办公室讨论部分中小学民转公的新闻。
我认为是好事儿:国家在改革教育,这么多年教育资源不均衡,处处是内卷,感觉身边问题孩子越来越多,这三年的民办学校摇号,让更多孩子能走进教育资源相对优越的学校而不仅仅是通过考试,我觉得是一种进步……仿佛看到国家越来越好,教育越来越好,孩子越来越好………如果以后都变成民转公,让最好的学校是公办,帮更多孩子花最少的钱走进好学校这不是好事儿么?逐渐实现教育资源尽可能公平化,孩子有更多时间发现自己的天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家长也不必严重内卷……
同事A:不是啥好事儿,这几年教育减负,让更多家长每卷的更厉害,如果民转公后学费降低,老师待遇降低,老师凭什么为了你的教育改革耗在这学校里,肯定要走的啊,那到时候不是坑了这些进了民转公学校的孩子么?学校减负后孩子没作业,家长势必更内卷,还是要去找培训机构,还是要花钱补课,因为你不补课,别的私立还在学习,高考制度不变,凭分数论,自己孩子就吃亏了啊,谁愿意自己孩子去技校?你愿意么?……
同事B:认为我们说的都有道理,也都不完全对。
我:如果学费降低,老师待遇降低,我想着国家进行教育改革,应该会有教育投入的吧,以后如果民转公是个大趋势,以后都转过来不是大好事一件么?
A:高考制度不改革,教育内卷不会停!高考制度就不公平,凭什么要求所有孩子都必须学好所有科目,那我娃英语不好,就必须得补课把英语提上来啊,不然咋上好大学?我们家长哪个没有私心,谁不希望孩子上清华北大,将来有个好出路,不用啃老,……
B:孩子是有区别的!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内卷,孩子愿意和父母一起卷的,那就去卷,你拦也拦不住的,不适合内卷的,就……
…………讨论了很久,然而感觉最终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为大家还是坚守自己的内心看法,。
我讨论的时候有时候可以感觉到自己在看着自己讨论,有时候也会不自觉就有点认真起来,想要表达一种观点:尊重孩子天性,经营好家庭环境,顺应孩子成长规律和他本来的样子,不必也不能强行补课,让孩子看起来很优秀!因为把孩子送进大学不意味着以后就万事大吉,生活从此一片坦途……
事后反思:永远不必有想要改变对方想法的念头,因为有时候没有绝对的对错,大家基础条件不同,立场不同,允许差异处在,只要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就够了!
当你的儿子还没有靠近名校,没有功成名就,你说的话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你的孩子并不“成功”。
大环境下,大家还是以考进名校来判断你的教育是否成功的,这更考验父母如何守住自己的中心!
张嘴表达是本能,闭嘴倾听是本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