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这句话中,孔子和颜回这二人乐在何处?吃的差,喝的差,住的差。如果放在当今时代,只怕配偶要离婚了。回的乐在坚持道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这就把自己从外界的支配下解脱出来了。后世的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偕忘”也是这个意思。还有王阳明的“致良知”,大概说的是无愧于天地良心。还有不少历史人物,为了家国大义,能牺牲性命,甚至家族。这种做法,也有些理解了。
在现在践行这些的话,只要做到凡事无愧于天地良心,注重品德修养,不要把目光全放在钱上,应该能快乐不少。
梁漱溟《人生三路向》中提到,道德生活不是枷锁,不枯燥,而且是生命高度的和谐。
但是也有个疑问,前些年发生的南京老太太的事儿,对践行道德负面影响太大。
人为什么,一生都要孜孜不倦的劳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