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壹点伍亿上书房
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家庭环境,就很难展开一个正常的生命。
——台湾著名学者傅佩荣

近日,网络上一则校园恶性事件再次搅扰了我平静的心。
3月22日晚21时20分左右,南方医科大学高层学生公寓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
2013级学生刘某持刀行凶,两名同学在阻止过程中受到伤害,一死一伤。
就在几天之前刚看到另一则新闻,3月3日凌晨河南省濮阳市第一高级中学一名“尖子班”学生因成绩下滑,对同寝室同学心生嫉恨,将对方在熟睡中残忍杀害。
类似的案例层出不穷,几年前的马加爵案、复旦黄洋案留下的阴霾尚未在天空散尽,如今新的悲剧又将那一抹黑色加重。
我不禁思索,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我们的教育又发生了什么差错?
孩子的教育无非是三方面: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而这当中最为关键的恐怕就是家庭教育了。
无数的悲剧背后都有一个千疮百孔的家庭。往大处说,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少年强,则中国强。”往小了说,孩子是生命的延续,是家庭的命脉。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好家庭教育呢?幸运的是已经有不少前辈用他们的经验给我们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无疑是这些育儿书中的翘楚。

该书是教育专家尹建莉的教子手记,是一本还未上市就以“手抄本”流传的图书。
这本书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书中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行之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
作者不仅告诉我们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还告诉我们怎么教孩子做人,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通读本书,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书中多次强调的阅读。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电视、电脑、IPAD、各种游戏机,五花八门,孩子没有辨别的能力,而这一类电子产品无疑对孩子有着深深的吸引力。
不少父母以工作繁忙为由,鲜有高质量的亲子陪伴时光,更多的是直接将孩子交由家中老人或保姆。隔辈人大多宠溺孩子,基本有求必应。
而碰到一个不负责的保姆情况更糟,曾看过一则报道说一保姆为省事直接让孩子整天看电视。
孩子从小接触电子产品,习惯了图像的直接被动输入,缺乏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等到进入学生生涯,再想把他们的注意力拽回课本,希冀他们拥有超凡的创造力恐怕实非易事,而阅读则不会。

读书是一种文化熏陶,是情商的培养,是修养的积淀,是用另一种方式去拓展生活体验。
我相信没有哪个孩子是因为书读多了而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或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适应课堂学习,更没有哪个孩子因为书读多了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曾听过知心姐姐的讲座,她说她到一家少管所做讲座,当时现场让曾读过不少书籍的孩子举手,结果没有一个人举手。
面对知心姐姐温暖而贴心的演讲,孩子们无不声泪俱下,他们此时此刻最想要的就是书,过去从不读书,而现在才觉得多么渴望读书。
有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曾因不学无术走上黑社会,他面对摄像头说,这些日子我读了四书五经,读了道德经,我幡然醒悟,意识到过去的自己有多混蛋。
所以出来后我到处开讲座,现身说法,想当初我的那些同伴们,但凡有谁读过那些书籍也不至于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甚至丢弃了生命。
由此可见阅读有多重要,甚至可以挽救失足少年,让他们拥有截然不同的生命轨迹。

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阅读不仅应该开始得早,而且应该读得足够多。
作者本人在孩子一岁左右就开始每天给孩子讲故事。由于早期的熏陶,她的孩子很早开始认识字,可以自己阅读。
注意哦,她没有教孩子拼音,也没有教孩子认字,而是通过最简单的方式,给孩子读书,用手指着往下读,在这种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孩子对字渐渐从陌生变为熟悉,顺理成章地认识了很多。
就如我们学习英语,单纯的死记硬背无疑是痛苦的,但当我们把生词放到文章当中去,不断阅读不断理解融会贯通,那生词自然而然就刻入我们脑海之中了。
作者认为,不重视儿童阅读是早期教育中最糟糕的行为之一,从小的阅读差别才是重要的“输赢”差别。
很少获得阅读熏陶的孩子,即使小时候表现得聪明伶俐,成绩优良,但由于他们只储备了很少智力能源,往往从中学就会表现出综合素质越来越平庸。
作者的孩子小学二年级开始读长篇小说,到高中毕业,阅读量达到1500-2000万字。这是个让人叹为观止的数字,而她的学习成绩也是相当优异。

阅读有“好阅读”和“坏阅读”。
作者提倡阅读,并告诉我们打开阅读的正确方式。比如针对幼儿还不识字,作者更加强调的是尽量用书面语,抛开书面文字大量使用口语的做法不可取。
而且读书要快快读,衡量一个人的阅读能力高低有三个方面:理解、记忆、速度。三方面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阅读必须达到一种半自动化的程度,阅读的内容才能被整体把握和吸收,才有利于理解和记忆。一字一字地读会阻碍这种半自动化状态的形成,所感知的阅读材料是零散和不完整的。
阅读重在读了多少,而不是记住多少,就像我们走过的路,也许很多已忘记,但每一步都化为不可磨灭的印记融入我们的生命,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好的阅读重在培养兴趣。人只有喜欢做一件事才可能将这件事做好。同样的道理,我们从一开始就该注意保护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阅读需要诱惑。
人最难抗拒的是“诱惑”,最讨厌的是“强迫”,大人孩子都一样。
犹记得当年我学电子琴,原本天生爱好乐器。但当母亲把我送到老师那里之后就对我说:“我已经花钱了,你不能给我丢脸,必须学出来。”才上了一节课母亲就要求我坐在家里一直练习,我对电子琴的喜爱瞬间跌入谷底。
作者希望孩子阅读长篇小说,在孩子表现出抗拒时没有斥责和强迫,而是买来了颇具诱惑力的金庸武侠小说,自己读,给孩子讲书中的故事,每次讲一点,留下悬念。
孩子着急知道接下来的情节,而作者推说自己工作太忙没时间读,孩子的好奇心已被勾起,居然自己跑去读金庸了。作者的这种做法实在高明,值得大家借鉴学习。
书中有许多育儿的案例和具体的育儿方法,阅读只是一方面。在这里短短数语陈述出来的连书中的皮毛都没有。
书中还教给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告诉我们做家长应有的智慧,如何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孩子的品格教育等等。
这是一本值得所有家长朋友们阅读的书,相信妈妈们一定能有所收获。

书中金句摘抄:
学习能力的构建好比盖房子,“语言系统”就相当于工具,“智力背景”相当于工程背景。有好的工具和完善的工程背景,整个盖房子过程就是件比较轻松的是,也能保证质量。
写作从来不仅仅是文字的事情,它更是思想认识上的事情。文字所到之处就是一个人的思考所到之处。
一个不阅读的人是蒙昧的,一个不阅读的家庭是无趣的,一个不阅读的民族是浅薄的。
干涉只能激化孩子玩游戏的无度,孩子需要的是自己学会控制。
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成为人才,而不合适的“提前学习”只能让孩子变得平庸无才。
本文由壹点伍亿上书房原创,请尊重版权!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您的阅读,让美妞陪您读书,分享好书,一起遨游书海!
想看更多阅读有关请戳让我告诉你,如何教你的孩子读经典!
想看更多亲子教育有关请戳聊天谁不会啊,呵呵~
想看更多亲子教育有关请戳爱与失去,从未告诉你的秘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