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作者: 薄荷少年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0-05-02 10:00 被阅读0次

    作者:毛毛雨

    公众号:知非书店

    阅读从来都是一件重要的事。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手机逐渐垄断人们的时间和精神,但阅读、书籍,始终是一座可以随时进入,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个体精神的自留地,沉浸在阅读和书籍中的我们,心灵享有片刻的平静与安宁。

    最近看了一部与书有关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它从书籍的编辑、传播、设计、不同形式的书籍类型以及快节奏生活下的阅读方式等几个方面展开,以书为题材,但落脚点在人,捕捉、记录了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和他们与书之间的故事。

    纪录片

    书籍,相较于阅读的人而言,同样是一种存在着的“生命体”。

    一本书,它倾注了作者、编辑、或是译者等人的心血,有很多人为了书籍的产生和传播,泛舟书海,沉默于书本背后,坚持着这一件一生热爱的事情。而书籍不仅仅只是文字的展示和思想的表达,它同样是一种艺术的呈现。

    我很喜欢纪录片中美国艺术家薄英的设计理念,书籍也可以是一件艺术品。在他为老师张充和设计的诗词集《桃花鱼》一书中,设计者所蕴含的巧思与作者的人生意趣以及书籍内容相呼应,张充和女士“一生爱好是天然”,《桃花鱼》在薄英的手中也成为了一件质朴醇厚的艺术品,是一部月白风清的自然之书。适合的设计让书籍的意义和价值延展到更深远、更广阔的维度中去。

    书籍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长久的,旧书就是这种关系的一种体现方式。曾断断续续地逛过不同地方的一些二手书店,也遗憾在台湾时并未曾去过旧香居,但好在来日方长,缘分也许在之后能够开启。

    我喜欢旧书里藏着的那些小痕迹,然后按图索骥,去探寻书籍流传背后的故事。在这样的过程中,觉得自己像侦探一样,尝试着解开一个个谜团,这极大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前几日去逛旧书店,就得来一本笔记满满的旧书,细细翻阅,发现上面的笔记出自两人之手,且两人的观点大相径庭,读来觉得十分有趣。

    在阅读时,我的心中也在不断描摹着两人的形象,有种借着笔记与前人对话的感觉,这种不同时间与空间的碰撞在一本书中悄然呈现。我想,我与旧书之间的联系还会不断继续吧,凭着缘分,凭着运气,凭着一次次推开书店的门。

    在看到第五集“快时代的阅读指南”中,朱利伟用相机记录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时,总是回想起自己以前在火车上读书的经历。当时的自己仗着年轻,总是坐硬座回家,从前一天的晚上,一直坐到第二天的早上,十几个小时的车程,就这样熬过了四年。

    纪录片封面

    摇摇晃晃的车厢,熙来攘往的人群,嘈杂难眠的夜晚,陪伴我的只有书籍。在火车上的阅读有些随意和随便,不爱读那些大部头、费脑筋的书,只爱读些有故事情节,或愉快或感伤的文字,挑选书籍时,不系统,也毫无章法,只是想起来什么便读什么,或是近来刚好有什么书没有读完,便想着利用火车上的闲散时间,一次读完罢了。

    读到某些情节,或是怅然,或是苦笑,或是倦了不想再继续读,便轻轻合上书,望着窗外驶过的寂静灯火和孤独村落,放空自己,等脑海中的余绪散去,或是等待下一次阅读欲望的再度来临。现在回忆起来,很羡慕当时的自己,羡慕那时熬夜看书之后,仍旧能够活蹦乱跳的好体力,也怀念那时在火车上静静读书的心境。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阅读书籍也是如此。有时候会在想,人和书籍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书籍承载了作者的思想而来,也影响和改变着阅读者的思想,作为阅读者的我该如何在接受和改变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进而保持阅读者的清醒与自觉,既能在阅读时有所思、有所得,但又不至于迷失自我,人云亦云。思索了一阵,觉得还是继续阅读吧,不必茫然失措,更不必因噎废食,这些疑惑既然是从阅读中产生,那么也理应在阅读的过程中得以解答。

    毛姆有一本读书随笔集,名字叫《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阅读应当是享受的,但也没有一本一劳永逸的书,阅读时刻包容着我们的身心和那变化莫测的情感,只要你愿意走进它,在书中的万千奇妙世界里,我们都是故事的孩子。

    后记

    还记得武汉第一次通报肺炎疫情的那天,刚巧有机会重新读了柴静的《看见》。倚在书架旁,翻开书,随着作者的笔触再一次重回2003年的那场浩劫,读得后脊背发凉。这也是书籍的意义和阅读的重量吧,惟愿大家能够平安顺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ohg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