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3月9日,3天4个城市。
3月8日,1天3个城市。
开个玩笑,是把高铁当地铁坐。
跟同学和家人都说起过现在的工作。羡慕,无比的羡慕。都感觉这才是dream job,钱多活少离家近。
但这是份很围城的工作。
苏州的阳光刚刚好长期出差,以及短时间内高频度的城市转换。这份工作看来光鲜的主要原因。回头看自己这几天的朋友圈,地理位置不断变化,每次定位都是新的城市。留言的朋友,同学和同事,问的最多的是,好浪啊,又出去玩啊。对,出差约等于出去玩这种事,之前坐班的时候也是这样以为的。
真的哪有时间看云淡风轻。3月8日早上抽空去看了眼无锡钱钟书故居的大门。3月8日下午路过南京新街口孙中山先生像的时候。
其余时间,出门进写字楼,出写字楼打车,打车去高铁站,出高铁站,另一个城市。又是各种交通工具的排列组合,又是一个轮回。现代交通也着实方便,算是有了实感。不对,没有空间切换的实感才是这次的实感。几个城市之间的切换可以在一天的时间内全部完成。所以真正的空间切换感并不是很强。
在这里,想插一句钝感力。渡边淳一老师的概念。愈发觉得是除了自律给我自由以外最认可的一条思想/概念了。
钝感力体现在旅程中,不觉得城市的切换会增加疲惫感。钝感力体现在生活中,给自己加了层护盾,避免受小伤。小伤攒多了,不容易好。钝感力。嗯,好东西。
人该有钝有锐,就像有张有弛一样。多多体会一下。
进出写字楼,带着我的敲门砖回到工作上,最满意的专注力。或者说的自以为文艺些: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专注起来哪里都是我的办公室?呐,又是一个很围城的概念。
泛工作空间,像青山周平说的泛生活空间的概念一样。
最典型的两个例子:
1. 在南京国际金融中心,3个小时时间翻译完了NASA中文的稿子
2. 从合肥回家的高铁上,1个半小时写完了这周的工作总结
对自己最满意的地方是随时随地能够专注起来,能够静下来工作的能力。有效工作时间?现在的状态下,有效工作时间不少于坐班。8小时?真正专注的又有多少?蹑手蹑脚开小差的又有多少?自律给我自由。
无题?写在最后,还有40分钟就到家了。其实最好的地方就是,不管在外面多累,最后能回到自己真正的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