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杰是一位由技术转行,从事天使投资的新锐投资人。这本书是他经历六年时间,花费4亿学费从事投资的心得体会。
全书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新的认知角度,介绍了天使投资人的本质,大众对天使投资人的误区,并重新提出,天使投资人的三个最重要的不可控因素:即时机,创始人团队,对手。
第二部分,提出自己的认知及判断好生意的标准。
第三部分,重点分析了在三个重要的不可控因素中,赌人的误区和心法。
众所周知,天使投资是一项风险极高的投资活动。创业者往往只是有一个想法,没有数据作为支持验证就过来融资。而决定一个项目是否要投,投多少,这些都是需要靠天使投资人自己的判断力去脑补的。
这一点不禁让人联想到,和今年如火如荼的私募项目有许多共通之处,而私募项目门槛更低,仅需一个白皮书,就能筹到几千万甚至上亿元的投资资金。
天使投资巨大的风险是否意味着会有很大的回报?
作者通过自己的发现,高风险不一定会带来高的收益,而这两者之间,不是因果关系。少数成功的天使投资人知所以能获得巨大的成功,并非因为他们豪赌高风险的项目,而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一套认知的心法和进化出更有效的投资决策算法。
正如李笑来老师早在几年前就敢把自己在新东方的股票全部梭哈成btc一样。他能站在比常人更高的纬度上看到区块链的未来,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并坚定地持有到现在。所以,认知水平的高低才是和风险成正比的关键因素。
如今面临众多的私募项目,作为势单力薄的个体投资者,我觉得可以把自己拔高到天使投资人的角度看待每一个项目。刚开始参加时并未就私募项目做出太多的思考,采取的策略是:广泛撒网的方式,跟着一个靠谱的群主,在他发出来的每一个私募项目中都投上一点点,甚至有的项目是连白皮书都没有,仅仅是了解一些发起人和有那些名人站台就闭眼投。
经过两个月的践行,一共投了八个项目,其中,有四个项目破发,两个交易所的项目收益在六倍左右,两个项目不赔不赚。表面上看交易所带币的表现,还让人满意,但是,另外四个破发的项目,因为占用资金的1/3,所以直接把这一波投资的收益总体收益由原来的6倍降到了3.2倍。
投资异类中提到,每一个天使投资人,都应该致力于在实践中迭代出,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模型和策略。
于是我在这一段,私募投资活动中,总结了一下:
1.交易所这类代币,是区块链的高速公路,进出都能收费,只要创始人靠谱,几乎是稳赚不赔。
2.即使是有app用的落地项目也会在破与不破间左右摇摆,一开盘就必须卖。
3.只有白皮书的项目概念币,风险极高,收益还不如主流币。
4.连白皮书项目团队资料都一无所知的项目,直接略过,割韭菜专用。
以上是我看,《投资异类》的部分思考,这本书是一本干货满满的投资书,即使不参加私募项目或者没机会成为天使投资人,也可以买来一看,毕竟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叠加的结果,学习大咖们的思考原则,选择正确的方式积累不断迭代,才会拥有更美好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