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只知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后才知势如破竹的杜预,若是从建功立业来看,杜甫应该愧见杜预这位先祖吧。
都说后浪推前浪,可有了杜预如泰山之重的先祖,后浪比起前浪稍显弱势也是情理之中。只是知道他的出身——世代为官的官僚家庭,由此渊源,才能在古诗中针砭时弊吧。
如此美丽的火焰是否更能比祖辈的文武双全,势如破竹,更能够大庇天下寒士吗?大概是可以的,只要他的诗在哪里,他精神的光芒就在那里,像漂流瓶一样,能有什么样的邂逅呢?
且不提杜预的光辉岁月,有杜审言这样的祖父,是前车之鉴还是传承呢?讲到杜审言应是有些才华的,不然也不会因自己的文章被武则天赏识,只是杜审言是不是因为身处于那个时代,没有能够理性分析,才认为自己才华横溢,才做出恃才傲物的举动呢?
杜家的家务事,真真是一言难尽,虽然和有仇必报的叔叔性格不一样,但祖父杜审言对他的影响确确实实存在的,若是能够圆润一些,估计杜甫也就不至于漂泊不定,归无定所,记录下盛唐之下阴影的一面。
杜审言的文章造诣给予杜甫的是框架,而那些漂泊经历是雕琢后真实恰到好处的内容,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我们称其为诗史。
杜甫家庭世代为官,但因为都是刺史等不大不小的官职,慢慢到他这一代没落,可不可以说是在生活的细微之处看到其真相呢?
其实杜甫的性格和其叔父杜并是有点相似之处的,估计杜并和杜审言的关系要好,懂得珍惜感情。同理可证,在二姑母的真心照料下,以真情换真情在杜家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来分析一下杜甫的原生家庭,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好的。所以这样的童年是不是能够给予中老年居无定所的杜甫以力量呢?是不是这个样子才有了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浪漫以及风雨不动安如山的坚定不移呢?
算得上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谁的东隅?谁的桑榆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