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荣生教授《小说教学教什么》
文|张爱敏
03什么是合适的小说阅读?
(1)什么是小说?要知道合适的小说阅读,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小说。文学理论是这么定义的: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一个故事。读小说实际上就是走进作家的心灵。小说的本质特征就是叙述、虚构。要从叙述、虚构的角度去读小说。一篇小说可以没有精彩的人物,也可以没有复杂的情节,但是不能没有叙述,叙述是小说中最关键的东西。所以读小说,首先要知道小说的灵魂是叙述。
叙述有两类,一类是实际的叙述,一类是虚构的叙述。所有的作家都强调小说的虚构性。如一个小孩从峡谷里跑出来大喊“狼来了”,后面真的有狼,这就是新闻报道;而一个孩子大叫“狼来了”,背后却没有,这才是文学,因为它是虚构的。
小说的价值就在于它不提供现实的必然,它只是呈现艺术的可能。它用虚构创造出一个虚拟的世界,然后让读者通过这个虚构的世界去感受别样的人生。虚构的真正目的在于能够更好地表现出生活的真相。
(2)小说主题:我不反对概括主题,但是反对一定要概括主题。教小说的最好境界是让学生若有所思,若有所悟,怦然心动,潸然泪下,而又说不出来。为什么这样?因为优秀的作品往往含有多层次的丰富的意蕴,既然多层次的丰富的意蕴,那就很难用语言把它完全表达出来。“小说是心灵的历史”,心灵的东西不适合用概念来表述。
小说是把故事呈现给读者,而不是用小说家的思想去牵制读者的思想。
(3)小说的话语系统:一是叙述语言,二是视角和时间。
首先说说叙述的语言。如《阿Q正传》的文字:中国的男人,本来大半都可以做圣贤,可惜全被女人毁掉了。商是姐己闹亡的;周是褒姒弄坏的;秦……虽然史无明文,我们也假定他因为女人,大约未必十分错;而董卓可是的确给貂蝉害死了。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叙述语言,它是跳出了故事本身的,由叙述者发表评论。为什么叙述者要突然插进这一段议论呢?
第一,我们首先要分析这一段语言本身的特征,它有一种强烈的调侃、揶揄意味。第二,它要把握阿Q的内心、他的心理,它要设置一个宏大的文化背景。第三,这是报纸连载的需要,还有鲁迅特有的叙述风格。
其次,说说叙述的观点。如《社戏》的原文开始讲“我”在北京戏院里看戏的两次经历,都觉得郁闷,不带劲,灰色的。然后“讲”我曾经看过的好戏。我们的教材选的就是这一部分好看的戏,很诗意的部分,其实这也是对视点的漠视。如果把它保留下来,那就是“我”感受、“我”的回忆、“我”对往事的留恋都是有缘由的。再比如《套中人》,第一句话,“我”的同事什么什么,前面好多,讲的是什么?三个人在外面聊天各自说自己的经历,其中一个人谈到“我”的同事别里科夫可真是个怪人。整个谈完之后还有一个“尾巴”,这个叙述者“我”和讲别里科夫的这个人有一段对话。如果把这个头尾都连在一起,再来看别里科夫,你就能发现它又多了一重意味,除了别里科夫这个人的表演以外,还有另外几个观众在评价他、在看待他,一个立体的人生的画面就出来了。
首尾删掉以后,就把另外一只眼睛给屏蔽掉了,我们只看到了一个画面,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到的画面,我们就知道了。
第三,谈谈叙述的时间。小说是讲故事的,故事总是有时间的,取消了时间就意味着取消了小说。小说对于时间的安排很讲究。如日本动画片《灌篮高手》,流川枫从抢到球到投进投篮,足足会演十几分钟。为什么实际上几秒钟的事情在叙述着会叙述十几分钟?而有时候几十年一句话就带过去了,这就是小说叙述的差异。
例文:终于流川枫进攻了,他没有把球传给任何人,而是晃了一晃,做个假动作,一步、两步、三步,好一个漂亮的三步上篮,就在这一刻,1秒、2秒、3秒,流川枫在往上空飞身,4秒、5秒、6秒,他仍然在往空中飞身,就在7秒时突然停住了,右手高高地举起,拇指紧紧抓住圆圆的篮球,8秒、9秒、10秒……这时,全场在轰动。(看到没有。不写流川枫了,全场轰动。)有人露出了惊恐的神色;有人表现出欣喜、欣慰的惊喜;有个对方的高个子队员张大了嘴巴,狠狠地骂道“可恶”,还有个姑娘把嘴巴张得大大的,眼睛里含着眼泪,高喊着“太棒了,太棒了”。(投篮在叙述中突然停止了,叙述别的事情了。)像是被孙悟空的“定身法”定住了。“哐”的一声,流川枫终于把手中的篮球扣了下去,而这时篮球在他的手中已经足足有三分钟时间!(这就是叙述时间,真正抢到篮球到投进去时间很短的。)
【这位“老流”早就该犯规了!奇怪的是,电视片里的裁判为什么不吹哨子呢?为什么没有一位看电视的同学发现这个问题呢?为什么我们看电视的同学都承认流川枫的灌篮动作没有违犯篮球的规则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问题出在对时间的认识上。一种是真实的生活时间,还有一种时间,那就是电影里的时间、电视里的时间、小说里的时间、作文里的时间,统称为艺术时间。】
再如:最著名的就是所谓“小姐下绣楼,下了两个星期”的例字。有一种曲艺叫做“评话”,说“评话”的艺人也就是说书先生。说书先生就很有一套把时间拉长的本领。譬如,今天他说到古代有一位闺房小姐,看到窗外的大好春光,突然想下秀楼,到院子里去感受春天的气息。说书先生首先说说这位小姐的相貌举止,兴趣爱好,再要介绍她的心理状况,还要描写她的丫头、佣人,如此这般,一讲就讲了两个半钟头。这时,“醒木”一拍:众位,若知小姐究竟如何下这秀楼,且听下回分解。
第二天,小姐准备下秀楼了,但是,总得打扮打扮哪。于是如何涂胭脂,怎样抹粉,如何上耳环,怎样挽发髻。发髻起先怎样挽得不好看,小姐不太满意,拆了重来,等等,如此这般,一讲又讲了两个半钟头。这时,照例醒木一拍:众位,若知小姐究竟如何下这秀楼,且听下回分解。
第三天还有第三天的事情,譬如说小姐刚走到楼梯口,突然想到应该拿一把扇子。又回头去拿扇子。总得描述描述那把扇子的来历吧,因为这把扇子还是她父亲的朋友送的,而这位父亲的朋友又是一位英雄人物啊。于是,又一次“且听下回分解。”
这样,小姐是不是要走两个星期还下不来绣楼呢?
上面是时间延长了的例子。与此相反,在艺术中、在作文中,时间又是可以缩短的。我们常常看到小说里有这样的句子:“花开花落,春去春来,一晃40年过去了。白发渐渐爬上了他的两鬓,皱纹也不知不觉地布满了他的前额….”
流川枫的“灌篮”和说书先生的“小姐下绣楼”给我们的写作提出重要的启示:在作文的时候,时间将随着作者的需要可以任意地拉长或者缩短。
另外,叙述的时间有很多概念。一种是等述一种,即叙述的故事和实际的故事基本相等;一种是概述,即把很长的故事一句话概括掉;一种是扩述,即叙述的时间大于故事时间,就像慢镜头,把它拉长放慢。扩述的地方一定要细细地加以品味。再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精彩细节。
【小说的解读,需要文学理论知识,特别是小说写作技巧方面知识的支撑。比如,这里提到的叙述语言、叙述视点、叙述时间等知识。这些知识就是小说解读的工具。走出小说教学困境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学习并掌握小说解读的理论与知识,并把它们运用到小说教学中去。因此,教师应该多阅读一些文学理论,特别是叙事学、小说解读等方面的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