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城
16、“加减”的人生
前脚到家,后脚几个媒婆陆续闻声而动,登门来了,进村和回村就那条南北大路,见到同村人免不了寒暄,不多时,一传十,村里人都会知道这家人回来了。
沉寂许久的院落多了些嘈杂人声,把窗边尘埃都不知震落了多少。
相亲俗称见面。相门户、面试、对演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些人相亲不看外表,更多的是考虑门当户对或工作能力、职业对等,诸多事上细细考察。验证着对方职业或社会地位是否相似或相当、说话是否通顺、顺眼、般配。相亲之时,多由自发的或婚介、媒体、人力资源部门、亲戚家族、媒人联系牵线,双方见面议亲。
历代相亲形式可谓是大同小异。旧时男女当事人并不见,而由父母长亲包办。部分是在集上、庙会上男女进行所谓的“会面”。男女双方各由媒人或父母带到集会上。放到现代,社会相亲在年轻人群体认知里,是扩展自身交际圈,给双方一个相互认识的途径。
村中习俗,相亲时,男孩去看女孩要带上糖果和烟,媒婆邀媒婆都得先给上两盒烟,基本上都是为了烟而来的。引着你东奔西走去看附近庄里登记在他们本子上,一些人家里单身的女孩。若是两年轻人,两情相悦,两厢情愿,喜结连理,便是可行定亲之事,算是谈好了,媒婆也可顺带得到不少好处费。
为了利益中间人常是不管不顾,利益链不可避免滋生着贪得无厌的人心,合不合适先斩后奏带着双方会个面再说,看个姑娘往往中间会卡着多个媒婆。他们这些“中介”信息很到位,一人一条信息一组合,就是一条姻缘线,一对对要见的男女孩。
当然因为女士少,所以基本上都是男士排着队在女方家会面,走马观花在造就的婚姻便是和那采花似的,有的人采了一朵花养活了,更加显得娇艳欲滴,有的人采了一朵花养枯萎了,两者都萎靡的,夹杂着共存的哲学,内外“加减法”由内而外的理解很重要。
刘羽凡已经半年有余没开车了,不过他的技术和感觉还算尚可,不紧不慢跟着父亲开着的面包车,白色的面包在风中沉稳前行,笔直或拐弯都是坚定的扎实在地面上,一如他那不慌不忙不偏不倚的父亲,顺顺当当的。
说到开车有的人喜欢急加速急停,感受着一种感官上高速度的刺激,完美精准的掌控感。就像老人与海,书中老人与大海,老人本身是脆弱的,但是他的精神让他掌握了本身不可能的力量,造就了不可思议的事迹。
我们想紧握的感觉太多,但也在被更多感觉吞噬着,我们都只是被事物包裹的人,顺随着突破着安稳消磨着。不过一切目的不就是为了远行,哪怕大鱼再拉扯着他的船,哪怕暴风骤雨再对他和船肆意蹂躏。他都始终以自身坚韧不拔的毅力和勇气,直视着前行!像个战士一样,紧盯着自己的对手,不到对方放弃,他就绝不放弃。
在红绿灯前,刘齐安驱车常是临近了,车速也还不慢,红灯跟前来个急停。有两坏处,一毁刹车片,二让坐在车内的人不舒服,易晕车,车不好了,人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因为你在它的肚子里,它很煎熬,里面的你总是要体验体验它的感受,至少,也得小小难受一番,才对等的理所当然。所以都好才是好,提前预测合理加减速很重要!
至少你得让他人感官上和车长久运行上过得去,不至于显得你自私才是。虽然都在下意识时急刹车中坚持的快活心态,感觉着在后面司机看来你那刻的刺激、潇洒和老司机的灵敏度。但打破思维定义的常规,一起都很愉悦和安稳的好,不是更加让人欢乐吗。
何乐而不为。人与物双赢的前提,一定是多向的感官和维度流转后,来进行的合理考量,这样才是准确的。
经年过后,木屋门面,更添驳杂,泛黄脱落的墙面蜿蜒的裂痕逐年递增,爬满了各处墙角。大门前多了段下水道,一条隔开土路的径直存在,灰白分开了同路的灰黄,一切在变得面目全非,在腐朽的事物在缩减。
门外沟洼处蛰伏着诸多枯草,可以幻想到春夏盛装时,幽幽的绿海荡漾,大门内外草长莺飞,外面的小土坡猫狗翻滚玩闹,高低皆有勃勃生机的起伏的波浪一般,让人心在曾经的幻象里静静的徜徉。
院内破开石泥地面呈现出的裂缝,绿芽的力量多么坚定不移,突破了厚实的障壁的束缚,回归的磅礴汪洋般的生命力,那是薄薄一层坚硬的平面无法完成地窒缚,
它们就那样迎着暖曦的光,一年年,不知疲倦地归来了。风吹雨打日晒地洗礼,厚实的石泥变得脆不可堪,而绿色的生机更新换代无穷无尽,总会打破陈旧中的重生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