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权达变的智慧
陆澄问:“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
先生曰:“中只有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须是因时制宜,难预先定一个规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将道理一一说得无罅漏,立定个格式,此正是执一。”
----《传习录·上·陆澄录》
孟子言,执中无权,犹执一,语出《孟子·尽心上》。孟子当时说这句话的背景是这样的,他在讨论杨朱、墨子、子莫三人各自不同的人生观。杨朱是典型的利己主义者,“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是典型的利他主义者,“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子莫介于二者之间,让他拔一些毛利天下,没意见;但是要搞得秃顶瘸腿这么惨,他就不奉陪了。孟子称他为“执中”--持守中道。“中”是儒家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指的是一种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精神境界,也是儒家学人最重要的人生原则和行为指南。孟子是认同执中的。但是孟子又说,如果一个人只懂得执中,而无权变,那就是执一,这样会“举一而废百”,就会损害道。“执中无权,犹执一。”
陆澄的疑问“如何做到执中而不流于执一呢?”王阳明先生的回答:“所谓中,其实就是天理。天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具体条件不断变化的原则,必须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很难预先定下一个规矩。如果像后世儒者所做的那样,要把中的道理一五一十说的毫无纰漏,立下一些死规矩,那正是执一。”王阳明的这个回答,说出了儒家的一个基本精神,也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有经有权,通权达变。
“权”在儒家是很受重视的,不仅仅孟子,孔子也是非常重视。孔子说过“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由此可见,“通权达变”在孔子那里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比事事依礼而行更重要,可以视为儒家应事接物的最高行动指南。
“通权达变”在今天亦应成为我们应事接物的行动指南,应是我们的一种人生智慧。科技飞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凡事都在发生变化,当然处事也要因时制宜,与时俱进。如果墨守成规,固执己见,这不仅仅在应事接物上出了问题,还会在人生成长中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平台经济、命运共同体、人工智能、泛在学习、甚至包括大国崛起和世界版图都在不断刷新我们的认知,我们不能每天更新自己的认知,不能因时制宜,不能通权达变,必然将会被这个不断进化的社会所淘汰。
“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随时变易,如何执得?”“执中无权,犹执一。”有经有权--既要讲原则,也要会变通,方是智慧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