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是伪命题

作者: 奚磊Morry | 来源:发表于2018-12-21 15:30 被阅读18次

    最近接触的人非常多,各个圈层各个区域各个年龄都有,最多的一个疑问是:如何做自己?

    高校毕业的人在问前辈:我适合什么工作?(潜台词是我这个性格,我的偏好,还要符合未来的趋势)

    在体制内的人问:习惯了一成不变的生活,失去了自我,想跳出来,该做点什么呢?

    其实大家的共性问题都是,接受了很多年教育,接触了很多年工作,但是内心迷茫,加上外界变化迅速,根本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

    因此对于“做自己”的渴求无比强烈,认为回归本性就能解决眼前的所有困惑,但显然不是。

    最早提出“做自己”这个话题的,是李开复老师,他写了本书叫《做最好的自己》。在那个年代(2005到2010年),整个中国是处在一种励志氛围中的,所以这个“做自己”背后的价值观驱动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在职场,或者更狭隘一点,外企中间,获得一个顶级的职位,对应的就是成功。包括现在我们大部分人,以为做自己就可以解放天性,获得世俗上的成功,但成功是个小概率事件,很明显不对等。

    这是“做自己”的第一个阶段。

    后来呢,教育部推动“特质论”为核心的职业生涯课,随后也出现了很多测评:MBTI、九型人格、霍兰德、星座等。这些是找到你的天赋、能力、兴趣、价值观等,然后人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匹配的工作。

    但测评这回事,并不是真的在测量自己,而是给自己贴一个舒服的标签,很多时候,星座、性格都变成这个设想,为自己背书。

    大部分中国学生是没有真实和成熟的自我,我们从小到大一直活在既定的程序中,所以我们对“找到自己”有很强的执念。然而现实的考量因素太复杂,很难有一个清楚的可测量,或者仅仅通过测量就能达成的事。

    这是“做自己”的第二个阶段。

    有段时间,徒步去拉萨,开个咖啡馆,说走就走的旅行,特别火,这对应着社会上普遍的情绪,大家的自我意识都很强烈,想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去证明自己。比如和在公司朝九晚五的同学对比,我在徒步旅行就是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这时候“做自己”变成了一种壳,如果谁说你不好,你就说我在做自己,有的时候明明做不到,但你说,我不想要,我在做自己。

    这种刻意追求与众不同的方式并不可取,那些去徒步旅行的,开咖啡馆的人,能有几个好结果呢?

    这是“做自己”的第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的心理渴望,希望获得成功,希望变得独特有个性,希望让自己舒舒服服地匹配工作。

    “做自己”变成了一种文化模因,不断影响我们的价值观。

    我特别害怕年轻人说做自己,往往这时候他做不好眼前的工作,想要逃避现实问题。我也害怕中年人说做自己,他们所处的社会阶段,家庭责任,不允许他去瞎折腾,毕竟他们认为的做自己,结果都不怎么好。

    做自己只是另一种选择,归根结底来说,我们的价值,不正是建立在对别人的贡献上吗?人是群体动物,这么庞大的群体和高效运作的商业社会,你必须提供给别人一定的价值,才可以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本。反而是完全做自己的人,切断与外界的联系,才是自私的表现。

    人总要经历一段时间的非我过程,可能会委曲求全,可能会不体面,可能会有很痛苦的重塑三观,但你为了得到某些珍贵的东西,忍一时又何妨呢?恰恰是那种说起来轻松的做自己,最终失去的代价更大。

    日本著名设计师山本耀司说,自我这个东西,其实你是看不见的,没有什么所谓的自我,它是流动的,冲撞的。你只有真真正正地撞上了些什么,才知道边界在哪儿。

    根本没有什么自我,自我是一个持续的自我塑造的过程。也就是说,不会有什么FIND MYSELF, BE MYSELF,只会有MAKE MYSELF, CREATE MYSELF。不会有什么回到内心,你需要持续地回去,同时持续地省级。

    这就像每隔一段时间,登上一座新的高山,看到全然不同的格局和风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做自己”是伪命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am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