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的一些兴趣爱好,随着时间的远去,会慢慢变淡,长大后只剩下依稀的影子。有的如尘封多年的物件儿,擦拭后,虽不再崭新,还是原来的样子;有的则像熄灭在黑暗大海上的火种,再也不会燃起。
01
江水拍打着岸边的乱石,浅滩上泊着小船,大型的驳船往来于江心,有的载满沙石、煤炭,有的装满不知名的货物,呜呜的汽笛声偶尔划过江面,船上烟囱里冒出阵阵的黑烟。
小时候我有几年在长沙跟着外婆,这是60年代的湘江。
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到江边玩耍,跟着姨外公捕鱼,江面上烟波浩渺,远处的橘子洲若隐若现。
每次捕鱼回来,我都会央求姨外公给我留几只活的鱼虾,我用玻璃罐子养着,配以石子、水草,有时还捞几只蝌蚪,那就是我最精致的小世界,趴在桌上一看就是半天。
也不知是为什么,看着鱼儿在水中游动,我的心里会那样的欢乐和惬意,整个灵魂完全融入了面前小小的罐子,脑子里不断跳动着斑斓的光,跟随它们一起游走,我的心也在童话的世界里遨游。

02
前几年,一次偶然的相遇,突然重启了儿时的一个梦。
骨子里的东西,是赶不走的,总是如影随形的跟着你。
闲时逛花鸟鱼虫市场,是我的一个爱好,北京市内的我几乎都去过,天娇文化市场在北京十里河,不常来这里,是因为离家比较远。市场里总是熙熙攘攘,托着鸟笼子的、拎着热带鱼的、怀抱鲜花的、牵着宠物的,每到周六日人就更密,看来喜欢这里的人不在少数。除了花鸟鱼虫,这里还有风筝、折扇、蝈蝈葫芦、奇石怪木……各种五金小工具,种类多的不可胜数。
那天逛着逛着,眼球突然被一抹不一样的绿色吸引过去。
四四方方的玻璃钢,不设任何底座和边框,一泓通透的清水,配以沙石、沉木,或用石头做出山峰、丘陵,碧绿的热带水草摇曳其中,五彩斑斓的鱼儿成群的游动,在模拟阳光的卤灯照耀下,一个美丽的水底世界活生生的展现眼前。
大小不一的水草缸,如同从大自然原生态切割下来的活的标本,生机盎然,又各不相同。那一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多年以后,灵魂又一次融入了面前的草缸,心底蛰伏了许久的一种能量,慢慢的开始复活。

03
工作以后,令我充满激情去做的只有两件事,一个是自学电脑,另一个就是建造水草缸了。
买书、查资料、学习水草和热带鱼知识、了解设备、考察价格,DIY二氧化碳添加系统,把自己忙得不亦乐乎,那一段时间,完全沉迷在水族的世界里。
终于成功了,看着自己手中诞生的作品,鱼虾自在的觅食、畅快的漫游,甚至开始繁殖,水草生机勃勃的生长,我心里也开出了层层的花朵。
水草造景,是除了营造出鱼虾、水草生长的生态环境以外,还要做出景观的一种水族箱。
利用光照和二氧化碳让水草进行光合作用,水草放出鱼所需要的氧气,鱼的粪便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又转化成水草所需的肥料,只要能源不断,并控制好各项指标,一个人工的小生态就会完美呈现,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造景则是在养好鱼和水草之上的艺术升华。
小小玻璃缸任你的想象自由驰骋,或飞流直下,峭壁峥嵘,或雪山高耸,冷峻挺拔;或者是浓阴环抱的潺潺小溪,大山脚下的层层梯田;神秘幽深的原始森林,热带浅滩的沉木和闪动的鱼群;小桥流水人家,渔翁平江垂钓榕树下;碧绿的草原,起伏的丘陵,叠翠的群山;茂密的山林,纵横的沟壑,荒草凄美,怪石嶙峋。
它是鲜活的画,是流动的诗,是自然美的再现,是微缩的大自然。当你的心徜徉其间,怎不令人心旷神怡,流连不出呢?
静静溪中水,微微草岸风。
宫廷出水绿,鹿角锁珠明。
孔雀翩翩舞,樱花焰焰红。
拨开尘与土,咫尺阅苍生。
(注:宫廷、鹿角是宫廷草和鹿角苔两种水草;孔雀,孔雀鱼,樱花,樱花虾)

04
保持草缸的生态,除了给予干净的水、合适的光照,提供过滤系统、鱼饲料、二氧化碳以外,想要它长久处于清新自然,达到最好的状态,却并非易事。
鱼虾的命运突然掌握在了我的手里,我有了生杀予夺的权利,觉得自己一下变成了上帝,可后来才知道,上帝的工作有多么的辛苦。
日常护理,观察温度变化、清理缸壁、喂食,控制二氧化碳供给量、查看水草鱼虾的状态。每周一次定量换水,清洗过滤系统,定期修剪水草,保持景观完好。控制鱼虾的数量,有效抑制藻类生长。
同样是无色透明的水,其成分却在不停的变化,必须通过观察,及时消除恶化的隐患,不然,一缸活生生的生命就会葬送在你的手上。
一只亚马孙雨林中的蝴蝶煽动一下翅膀,可能导致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细微的变化很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颠覆性的改变,是我养殖草缸得到的忠告,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更加的敬畏大自然。
为环保尽一份微薄的力量,这个梦,我想永远的做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