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上美术课的时候老师会讲到梵高的向日葵,当时左看右看除了色彩明亮之外看不出好,《星夜》倒是唯一觉着有点出彩,像科幻小说......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看到的向日葵就只是向日葵,因为不了解画家的生平,不懂背后的故事。今天朋友提起梵高,看了电影《至爱梵高》,又重新查找翻看梵高的画作,梵高的生平介绍。
梵高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曾经怎样地活着?他给世界奉献了什么?
对于人,他善良。一个小女孩找梵高画画,他马上把小女孩抱到腿上,手把手地教她,一脸开心。当小女孩的妈妈抱走她,梵高手足无措地说:“她没有打扰到我……她没有打扰到我……”语气温柔。他向加歇医生感念卢兰一家,他每天辛勤作画、阅读大部头书之后还要坚持给弟弟提奥写信,他毫不犹豫地指出加歇医生在艺术上的缺陷,指责他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在玛格列特逃避自己之后也并没有纠缠,这就是梵高的爱:炽烈。
他热爱所有有生命的事物。一只乌鸦停留在他的面包,也能让他高兴地笑。他说:“当我画一棵苹果树,我希望人们能感觉到苹果里面的果汁正在把苹果皮撑开,果核中的种子正在为结出果实奋进。当我画一个男人,我就要画出他滔滔的一生。”“他欣赏这些花朵的娇柔与美丽,甚至欣赏那些细枝粗叶,生命对他来说,没什么是微不足道低贱粗鄙的。”
梵高的画好在哪儿?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要结合艺术家创作时的背景和心境。一个艺术家的成就,要看他对后人的启发。梵高的生活不堪和落魄,但是他的作品里永远是明亮的,美好的,纯真的,积极的。
image.png
有个性,不媚俗,敢于尝试和创新,表达了真实情感,这很伟大。景物在画家的头脑中经过重新构造和抽象,更能抓住所描绘景物的本质,突出主观感受。
在慢慢了解梵高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爱上了他的纯粹与坚持。他代表着对生活的坚毅,和对艺术的执着。
我不知道世间有什么是确定不变的,我只知道一看到星星就会开始做梦——文森特·梵高
补充:
因为梵高,又看了莫纳,看了毕加索的画
莫纳:主要是强调不同的光影对色彩的变化,莫纳有许多捕捉同一景物在不同光线下色彩的油画,也就像是照片上加了不同效果的滤镜。
梵高:将心境画入作品中,主观意识的表现取代了客观的描绘。
毕加索:只有少数看得懂,其他都完全看不懂。
百度了关于毕加索画的解析,回答很简单,更多是解释为什么有些画看不懂?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19934954/answer/25979665
普通大众看一张画,比如一张肖像,第一反应回答会是什么? 通常答案会是:画的真像 OR 画的不像。他们判断一张绘画作品的好坏标准就是“像”与“不像”,没有美术修养的人往往会默认性地选择“现实主义”的评判标准(这里不含任何褒贬意)因为人的判断不可能超越他的认知范围,也就是说,大众选择“现实主义标准”其实是没得选(唯一选项)。
毕加索在美术史上一个很大的贡献就在于他的“解构主义”,这是一个全新的思路,完全背弃了古老的“现实主义”。为什么大众会说看不懂毕加索的画,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们在用“现实主义”的眼光去审视“解构主义”的作品,两者完全不兼容,看得懂才奇怪了,明白?(那些东扯西扯,说的云里雾里的家伙,其实自己不懂。)我可以把我的观点进一步拓展:比如拿“印象派”与“后印象派”做一个比较。印象派(开山鼻祖:莫奈同学)的宗旨就是玩色彩(自然色彩),捕捉真实光照环境下,绘画对象的自然色彩关系。而后印象派(比如大名鼎鼎的疯子,梵高)则完全相反,后印象派的用色完全出于主观意识,与客观光线,色彩关系不大。由此得出结论:你无法用印象派的眼光去欣赏梵高。(两者观念南辕北辙)再举个例子:古典主义和刚才提到过的印象派。古典非常讲究造型,画面让人感觉真实可信(现实主义倾向明显);印象派的祖师爷莫奈的主张与前者背道而驰,讲究明快的用色,排斥古典主义的严谨造型(懂点西洋美术史的人应该知道);换句话说,你用欣赏古典主义油画的眼光去看莫奈的画,你会发自内心的嘲笑莫奈:这个傻子压根不会画画(对不起,祖师爷)。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莫奈的画作刚刚以印象派面出现时,几乎没有人认同他的作品。
结论:人类与生俱来的默认视觉母语是“现实主义”。看不懂一种艺术形式的原因是“语言不通”,无法识别。
在我看来,没有真正的好或不好,能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这个作品是否能带给你感动,带给你新的启发和想法,让你多一个角度认识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