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很多事盘旋在脑子里,但是实际上做到的事情只有十分之一。渐渐发现哪怕是一个人也需要像一个公司一样,建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从而才能在面对新事物的时候比较从容不迫。如果从急迫性的角度来说,最急迫的还是拖延,每天都花了大量的时间在拖延上,从而真正做事的时间只有十分之一。对我来说,造成我拖延的原因在于脑袋里有一个声音让我做到最好,但是我感觉永远做不到,于是就会下意识无限拖延,以免面对结果出来的那份失落。最近尝试开始识别内心的声音,即看到自己拖延时脑海里在对自己说什么,慢慢去和它沟通,或者知识看到拖延时它就会出现就够了,最近尝试了几次,发现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因为这个下意识地反应已经比较根深蒂固了)但至少当我意识到它的时候我能够感觉到片刻的放松。
此外,最近发现每天有两件事能够帮助我更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即每天早上起来大致的todolist和每天晚上对每日的回顾发现今天预期和实际的差距,也能够帮助自己掌握自己实际的时间使用,以及对自己每天能完成多少事有大概的了解从而能够制定更加合理的计划。
此外,在结合最近看到的《有效学习》的相关笔记,里面提到的价值感、目标等关于学习的几大要素,联系到以前的相关经历发现其实在做的不错的一些事情上都不知不觉存在了他们的影子。比如在英语口语的练习中其实也就是因为老师一句夸赞,ddl的时候能够快速做完事情其实是目标非常明确,会在那个时候想尽一切办法去做到。于是将想达到的目标分为价值感(动力)、目标、框架三个部分去逐一击破。其中框架建立的重点是要找到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逻辑联系,而不是机械的接受。在建立知识体系这个方面还有一些感悟,之前是在学习方法的时候东拼西凑结果啥也记不住也没什么提高,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已经有哪些比较好的学习方法知识体系,在此基础上去添加和完善,建立新旧体系之间的关系。
网友评论